郑燮读音
郑燮的意思
词语解释:
郑燮(1693-1765) : 清代书画家、诗人。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乾隆进士。官范县、潍县知县,因得罪豪门而罢官。为“扬州八怪”之一。创“六分半书”,篆隶杂合行楷,参错纵横。画专长兰竹松石,简洁遒劲。工诗词,抒情志感,痛快淋漓。著有《板桥全集》。
引证解释
国语词典
人名。(西元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清江苏兴化人。少颖悟,读书富于别解,落拓不羁,有狂士之名。乾隆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循吏之称。晚年躬耕自食,以诗酒自娱,诗、书、画俱佳,著有板桥全集。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郑燮相关词语
- 1 郑康成婢
- 郑康成婢(郑康成婢)同“ 郑玄家婢 ”。 清 赵翼《京口晤梦楼听其雏姬度曲即事》诗之五:“ 郑康成 婢 香山 妪,只解吟诗不解歌。”
- 2 郑白
- 战国时筑郑国渠的郑国与汉武帝时筑白渠的白公的并称。
- 3 郑琴
- 郑琴, 郑国的乐师 ,师文琴技高超。后以“郑琴”借指精湛超群的技艺。
- 4 郑曲
- 郑曲(zhèng qǔ):春秋 郑国 的乐曲。多指俗曲。 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乐府》:“虽三调之正声,实《韶》《夏》之 郑 曲也。” 范文澜 注:“盖讥其词之不雅耳。”
- 5 郑音
- 郑音,本指春秋时郑国的音乐,后多指俗乐。
- 6 郑义
- 郑义(1947年3月10日~)原名郑光召。生于重庆,祖籍四川省双流县。现旅居国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山西分会专业作家,是《黄河》的主编。
- 7 郑渠
- 郑渠出自《史记·河渠书》
- 8 郑司农
- 指汉经学家郑众。因其曾官大司农,故称。后亦用以称誉博学的人。
- 9 郑家婢妾
- 郑家婢妾,是汉语词汇,读音是zhèng jiā bì qiè ,出自《秋日自遣》。
- 10 郑五歇后
- 陈多 注:“郑五歇后,意犹‘歇后语’。 唐昭宗 时人 郑綮 善诗,诗中多用诙谐的歇后语,当时称之为‘郑五歇后体’。”参见“ 郑五歇后体 ”。
- 11 郑驿
- 郑驿,典故名,典出《史记》卷一百二十〈汲郑列传〉。汉郑当时(字庄)为太子舍人时,每逢洗沐日,常置驿马长安 诸郊,接待宾客。后因以“郑驿”为好客主人迎宾待客之所,或喻好客。亦称”郑庄驿“等。
- 12 郑五歇后体
- 唐 郑綮 的一种诗体。《旧唐书·郑綮传》:“ 綮 善为诗,多侮剧刺时,故落格调,时号‘郑五歇后体’。初去 庐江 ,与郡人别云:‘唯有两行公廨泪,一时洒向渡头风。’滑稽皆此类也。”《新唐书·郑綮传》:“ 綮 本善诗,其语多俳谐,故使落调,世共号‘郑五歇后体’。”
- 13 郑庄好客
- 郑庄好客,成语,典故名,典出《史记》卷一百二十〈汲郑列传〉。汉代人郑当时十分好客,后遂以“郑庄好客 ”用为好客之典。
- 14 郑樱桃
- 郑樱桃(?-349年),后赵襄国(今河北邢台市)人,后赵武帝石虎第三任妻子,后被封为皇后。优伶出身,颇具美色,深得石虎宠爱。唐朝诗人李颀曾作《郑樱桃歌》,写郑樱桃以美艳而擅宠后宫故事,流传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