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楚材读音
耶律楚材的意思
词语解释:
耶律楚材(1190年7月24日—1244年6月20日),字晋卿,汉化契丹族人,号玉泉老人,号湛然居士,蒙古帝国时期的政治家。
引证解释
国语词典
人名。(西元1190~1243)字晋卿,号湛然居士,又号玉泉老人。辽宗室。博学能文,元太袓定燕,召为相,历事两朝,凡蒙古陋风,悉为改革,元立国规模多出其手定,卒赠广宁王,谥文正。著有《湛然居士集》。
词语翻译
英语
德语
网络解释
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相关词语
- 1 耶鲁大学
- 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简称“耶鲁”“Yale”,坐落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纽黑文,是世界著名的私立研究型大学、全美第三古老的高等学府、美国大学协会的14所创始院校之一,也是著名的常春藤联盟成员。
- 2 仪律
- 法规。 宋 叶适 《高永州墓志铭》:“公风神峻美,虽巾屐疎散,亦就仪律。”
- 3 逸材
- 解释:1、兽畜健壮有力。2、指出众的人才。
- 4 移律
- 犹言变革体制。 唐 刘长卿 《瓜洲驿奉饯张侍御公》诗:“江国伤移律,家山忆《考盘》。”
- 5 印材
- 宋元以前制印大多用质地较为坚硬的金、银、铜、玉或水品、犀角、象牙、竹、木等为材料。及至元代,王冕始试以花乳石作印。由于花乳石质地细腻温润,且容易受刀,一时间成为擅长书画的文人治印的普遍用料。到了明代,石质印材越来越被印人广泛采用。石章质地松脆柔糯,易于人刀,加上刀法不同会产生出比其他印材更为丰富的艺术效果,所以深受历代篆刻家的青睐。此后印坛即以石章作为刻印的主要材料,并一直延续至今。
- 6 因材施教
- 因材施教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材施教具有丰富的现代内涵,它的实施需要贯彻四个方面的原则。因材施教对于教师、家长、学校以及教育公平的实现都具有重要意义。
- 7 因果律
- 俗云:“事在人为”、“人定胜天”,即是这种因果关系的说辞。
- 8 因材而笃
- 每样东西都有他的特点,只有发挥好了它的长处才能起作用。
- 9 郢中律
- “客有歌于郢中者……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歌曲越是高雅,能应和的人也就越少。后遂以“郢中律”等指对友人诗作的美称。
- 10 应律
- 应律是汉语词汇,拼音是yīnɡ lǜ,意思是应合乐律。
- 11 庸材
- 亦作“ 庸才 ”。 才能平庸、低下的人。《汉书·薛宣传》:“任重职大,非庸材所能堪。”《三国演义》第九五回:“﹝ 马谡 ﹞徒有虚名,乃庸才耳。”《老残游记》第六回:“像我们这些庸材,只好混混罢了。”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文章不痛不痒,真庸才也。”
- 12 永徽律
- 永徽律是唐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年)颁行的法典。永徽初,长孙无忌、李勋、于志宁等根据《贞观律》撰成,计12篇,500条。内容基本与《贞观律》相同。唐统治者为了确保法律适用的统一,使执法官吏懂得每一条文的精确含义,发挥法律的效能,永徽三年,又诏长孙无忌等人撰写《疏议》,对《永徽律》逐条逐句进行解释。永徽四年撰成奏上,共30卷,附于律文之后,同时颁行,与律文具有同等效力。律与疏合在一起,称《永徽律疏》,后世称《唐律疏议》。是唐律发展到完备阶段的标志,也是宋、元、明、清、各代制定和解释法律的蓝本。对越南、日本等国的封建法律也有很大影响。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备的封建法典。
- 13 耶路撒冷
- 耶路撒冷在历史上多次被外族人破坏,也多次重新修建,既是世界瞩目也是命运多舛的城市。
- 14 耶律雄奴
- 是《红楼梦》中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