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策窥园读音
杖策窥园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指不读死书,而是要观察、了解社会。
引证解释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杖策窥园相关词语
- 1 杖乡之年
- 迟暮:黄昏,比喻晚年。指人至老年。
- 2 杖马箠
- 执马鞭。《汉书·娄敬传》:“杖马箠去居 岐,国人争归之。”颜师古 注:“箠,马策也。杖谓柱之也。云杖马箠者,以示无所携持也。”
- 3 杖朝之年
- 年过八十就可以允许撑着拐杖入朝。
- 4 杖杜弄麞
- 指人借读别字
- 5 杖莫如信
- 杖莫如信是一个成语,拼音是zhàng mò rú xìn,解释是可仗恃的莫过于守信用。
- 6 诏策
- zhào cè ㄓㄠˋ ㄘㄜˋ,诏策,即诏书。
- 7 蔗杖
- 形容酒后狂态。语本三国魏曹丕《自叙》:"尝与平虏将军刘勋﹑奋威将军邓展等共饮……时酒酣耳热,方食芊蔗,便以为杖,下殿数交,三中其臂,左右大笑。"
- 8 振策
- 晋 陆机 《赴洛道中作》诗之二:“振策陟崇丘,案辔遵平莽。” 南朝 梁 沈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方欲振策燕赵,席卷秦代。” 明 刘基 《自衢州至兰溪》诗:“振策率广路,逍遥散烦襟。” 清 谭嗣同 《报贝元徵书》:“以足下遂当西迈,振策在涂,故不以时报。”
- 9 大陆封锁政策
- 大陆封锁政策是指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初欧洲战争期间,拿破仑对英国实施的贸易政策,其目的是打击英国的经济实力,建立法国在欧洲的霸权。在拿破仑帝国覆灭以前,整个欧洲和欧洲的海外殖民地都卷入了这场经济战争。然而,这一政策的实施与拿破仑的愿望相反,大陆封锁政策的失败,最终成为导致拿破仑帝国垮台的重要原因之一。
- 10 大棒政策
- 美国第26届总统T.罗斯福提出和实行武力威胁和战争讹诈的外交政策。他曾在一次演说中援引了一句非洲谚语:“手持大棒口如蜜,走遍天涯不着急”来说明他任内(1901~1909)的外交政策,后发展成所谓“大棒加胡萝卜政策”。 20世纪初,美国凭借其大为增强的军事经济力量,积极推行向外扩张计划,加强了对拉丁美洲,特别是加勒比海地区的侵略。罗斯福根据A.T.马汉的制海权理论,主张以武力为后盾,迫使拉丁美洲国家“循规蹈矩”,听命于美国。
- 11 三大政策
- 三大政策,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帮助下,1923年底召开中国国民党改组会议,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1924年1月, 又在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民族主义解释为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对内求得各民族平等;民权主义是建立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的民主政治;民生主义是以耕者有其田和节制资本为中心。这种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政治纲领基本相同,因而成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 12 同化政策
- 民族同化可分为自然同化与强迫同化两种。自然同化是进步现象,而强迫同化则是反动的,二者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 13 杖家之年
- 年过五十可以在家里拄拐杖。出自《礼记·工制》:“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
- 14 杖林
- 杖林,拼音是zhàng lín,汉语词语,是梵语“洩瑟知林”的义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