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律读音
五律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五律
(1) 每句五个字的律诗
英
引证解释
⒈ 见“五言律诗”。
国语词典
一种诗体。即五言律诗。一首八句,每句五字,双数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韵到底,不能换韵,中间两联须对仗。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五律造句
- 首先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句、六言句或七言句,简称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较少见。
- 哈哈哈,我们四律,终于齐聚了,第五律,我一定要得到你!
- 同时,其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
- 这首《五律·张冠道中》,写的是穿雾迎风,披霜带露的行军感受。
- 由这两联的错综变化,可以构成五律的四种平仄格式。
- 他们极端苦吟的创作态度、奇涩精警的五律体制、清寒幽僻的艺术旨趣,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这首偈颂共五律十句,这里我们就逐句分析,以印证我们认为“鸿钧道人”。
- 清代乾隆年间蘅塘退士孙洙编,实选唐诗三百十首,分五古、七古、五律、七律、五绝、七绝及乐府诸体排列。
- 三规五律,诸般戒条,还有内外院通行条例,弟子尽皆熟记于心,请三位执事考校。
- 渐渐地,他弄懂了唐诗宋词中的七律、五律、渔歌子、清平乐、沁园春,也行云流水般创作出不少诗篇。
五律相关词语
- 1 五云体
- 亦称“ 五朵云 ”。指 唐 韦陟 用草书署名的字体。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下》:“﹝韦陟 ﹞每令侍婢主尺牍,往来复章,未常自札,受意而已。词旨轻重,正合 陟 意。而书体遒利,皆有楷法, 陟 唯署名。尝自谓所书‘陟’字,如五朵云,当时人多仿效,谓之 郇公 五云体。” 宋 张淏 《云谷杂记·书后花押》:“ 唐文皇 令羣臣上奏,任用真草,惟名不得草,遂以草名为花押, 韦陟 五朵云是也。”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四:“ 唐 人初未有押字,但草书其名以为私记,故号花书, 韦陟 五云体是也。”亦省作“ 五云 ”。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三引 梁山舟 诗:“我自无心结蛇蚓,错传 韦陟 五云如。
- 2 五云乡
- 五云乡,汉语词语,拼音是wǔ yún xiāng,释义是仙人居住的地方。
- 3 五祖七真
- 五祖七真,为道教所供奉的十七位仙真。五祖,有南北二宗。南五祖为紫阳真人张伯端、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贤真人薛式、泥丸翠虚真人陈楠、琼炫紫虚真人白玉蟾;北五祖为东华帝君王玄甫、正阳帝君钟离权、纯阳帝君吕洞宾、纯佑帝君刘海蟾、辅极帝君王重阳。七真为长春真人丘处机、无为真人马钰、蕴德真人谭处端、长生真人刘处玄、玉阳真人王处一、广宁真人郝大通、清净散人孙不二。
- 4 五畤
- 释义:又称五畤原,在今陕西凤翔县南。秦汉时祭祀天帝的处所。
- 5 五种
- 词目五种。拼音wǔ zhǒng。注音ㄨˇ ㄓㄨㄙˇ,释义五种谷物。
- 6 五众
- 隋代由官方设置的高等佛学教育机构︰依学科的不同分为涅盘众、地论众、大论众、讲律众、禅门众。此乃隋文帝为提倡佛教义学,以长安为中心而建立的教义研究机构。被选聘而担任众主的,都是当时各学科的著名学者。
- 7 五属大夫
- 五属大夫词义:五属之长。发音:wǔ shǔ dài fū
- 8 五两
- 五两,汉语词汇,一两=50克,五两=250克=半斤。古时候的半斤是八两
- 9 五陵原
- 五陵原是以西汉王朝在这里设立的五个陵邑而得名的。五陵原地处关中北原上,南临渭水,北接北山山系,东西长约40公里,南北宽约20 公里,总面积800平方公里,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故在先秦、秦汉和隋唐时期,一直发挥着“强本弱枝”的重要作用,并长时期成为我国古代政治、军事和思想文化的中心,且形成了一个独特的人文地理区域,在我国古代文明史上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正因为如此,诸如商鞅变法、秦朝建立、徙民五陵等具有重大意义的政治斗争多发生在这里。
- 10 五魁
- 魁星,又称奎星。奎宿为星官的名称,又叫“天豕”、“封豕”。为二十八宿之一,主宰文运,在儒士学子心目中,魁星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它是西方白虎七宿中的第一宿。在科举考试中,取得高第即称作“魁”,就是出于“魁”与“奎”的同音,并有“首”之意的缘故。
- 11 五经扫地
- 出处 《新唐书·祝钦明传》:“帝与群臣宴,钦明自言能《八风舞》,帝许之。钦明体肥丑,据地摇头睆目,左右顾眄,帝大笑。吏部侍郎卢藏用叹曰:‘是举《五经》扫地矣。’”
- 12 五谏
- 五谏是指.五种进谏方式。名目略有不同。汉 刘向 《说苑·正谏》:“谏有五:一曰正谏,二曰降谏,三曰忠谏,四曰戇谏,五曰讽谏。”
- 13 五陵儿
- 五陵儿,外文名ㄨˇ ㄌㄧㄥˊ ㄦˊ,拼音 wǔ líng ér,解释五陵年少
- 14 五剧
- 出自清黄景仁 《都门秋思》诗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