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笴读音
一笴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一支箭。笴,箭杆。
表数量。犹言一杆。
引证解释
⒈ 一支箭。笴,箭杆。
引《仪礼·乡射礼》:“君射则为下射,上射退於物一笴,既发则答君而俟。”
《辽史·耶律曷鲁传》:“攻莫能下,命曷鲁持一笴往諭之。”
⒉ 表数量。犹言一杆。
引元无名氏《气英布》第四折:“则被他一骑马,一笴鎗,衝突将来,杀的人人退缩,个个奔逃。”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一笴
一笴相关词语
- 1 割据一方
- 割据一方释 义 凭借武力割占一个地区,与中央政权对立。亦作“各霸一方”。
- 2 各人啖一口
- 说明曹操惜才善妒。
- 3 各执一词
- 对于这件事,双方各执一词,始终无法统一大家的意见。
- 4 各霸一方
- 形容凭借势力、实力各占据一个地区或领域。
- 5 各自一家
- 各自成为一家。指原本就不是一家。
- 6 各自一方
- 凭借武力割占一个地区,与中央政权对立。亦作“各霸一方”。
- 7 各执一端
- (1) 甲这样说,乙那样说,各以为自己说得对 例 两下各执一端,难以定招——《醒世恒言》 英 each sticks to his own version
- 8 各一
- 烦人、讨人厌。
- 9 更上一层楼
- 原意是要想看得更远,就要登得更高。后比喻使已取得的成绩再提高一步。
- 10 更进一竿
- 更:再,又;竿:竹竿。又前进了一步。
- 11 更胜一筹
- 意指是指技艺或技能超过别人,通常所用近义词有后来居上、棋高一着、青出于蓝等,反义词有相形设色、略逊一筹、相形见绌等。
- 12 耕三余一
- 耕三余一是对《礼记·王制》“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一语的归纳和简称。意为耕种三年,必须累积可食一年的余粮。“耕三余一”反映了早期农业社会人们对储备的高度重视,是低生产力水平下防备灾荒丧乱的经验总结,也是旧时量入为出和谋求常年财政平衡的重要原则,被奉为古代中国理财思想的经典。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若干边区人民政府在大生产运动中以“耕三余一”号召人民积极生产,厉行节约,做到“一年耕,有四月之余”。这一口号对鼓励人民自力更生,克服困难,坚持抗战,支持革命起了积极的作用,是革命人民对古代优秀理财思想的继承和发扬。
- 13 铜磨笴
- 元 关汉卿 《金线池》第一折:“这纸汤瓶再不向红罏顿,铁煎盘再不使清油混,铜磨笴再不把顽石运。” 元 石德玉 《曲江池》第二折:“从今后铁铫盘少去煎,铜磨笴再休转。”
- 14 笋笴
- 亦作“笋笴”。 指用整条芽笋制成的笋干。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中:“挲摩笋, 桂 广 皆植,大若茶碗……其笋,南人亦藏之,为笋笴。”《太平广记》卷四八三引 唐 尉迟枢 《南楚新闻·芋羹》:“ 百越 人好食虾蟆。凡有筵会,斯为上味……又或先汤内安笋笴,后投蛙,及进于筵上,皆执笋笴,瞪目张口,而座客有戏之曰卖灯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