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醚读音
甲醚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二甲醚是一种有机物,标准状态下为无色有气味的易燃气体,化学式是C
H
O。
H
O。
引证解释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甲醚造句
- 用氯仿与苯甲醚混合溶剂提取斑蟊素和配标样,重现性好,提取效率高。
- 研究了以无水碳酸钠为催化剂,红霉素肟与甲氧基乙氧基氯甲醚为原料,一步合成罗红霉素的实验过程。
- 进行苯甲醚的脱水实验,实验结果证实用干燥氮气除去苯甲醚中微量水的方法是可行的。
- 另外,还讨论了苯甲醚类、二联苯恶二唑类、联苯胺类与氮杂类等新型双恶唑啉配体的合成。
- 我国当前尚未有工业化生产叔戊基甲醚的装置。
- 开发了一套稳定可靠且实用性强的二甲醚发动机低压供油系统。
- 对二甲醚与瓶装调压器用橡胶膜片的相容性进行研究。
- 但是不携带对碘氧基苯甲醚控制开关的斑马鱼就不会有的修复,它们在放射性暴露之后很快就死去了。
- 采用合成氨厂氨合成气代替纯氢气催化氢化对硝基苯甲醚合成对氨基苯甲醚的新工艺,探讨了合成反应条件和对氨基苯甲醚收率的影响规律。
- 诺华坚称它一直都是以成本价在销售复方蒿甲醚,并没有从中挣得任何利润。
甲醚相关词语
- 1 绵甲
- 以纺织品制造的甲。主要使用于中国的明代、清代和古代波斯等地区。以棉、麻、织布等材料制成了由甲身、甲袖、甲裙组成,还有小臂、小腿护套等配件。甲表面或可染成彩色,钉有大颗的铜、铁甲泡。绵甲用材比较轻软,审衣宽大,战斗申较着铁甲行动较为自如,沾湿后还可抵御初级火器的射击。20世纪初,清王朝编练“新军”,使用近代枪炮,绵甲与其它甲一同停止了使用。
- 2 棉甲
- 明代棉甲为对抗火器,开始内衬铁片,外用铜钉固定。清军的棉甲最初是从明军手中缴获,后来又自己加以改进产生的。
- 3 末甲
- 示例:《宋史·宗泽传》:“﹝泽﹞登元祐六年进士第。廷对极陈时弊。考官恶其直,寘末甲。”
- 4 某甲
- 某甲,称人的代词;自称之代词。语出三国嵇康 《家诫》:“一旦事败,便言某甲昔知吾事,以宜备之深也。”
- 5 鍪甲
- 鍪甲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móu jiǎ,是指盔甲。
- 6 纳甲
- 纳甲指卦或爻的纳(配)干支,甲代表干支。
- 7 敜干敹甲
- 敜干敹甲,读音为niè gàn liáo jiǎ,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拿着干,缝好甲。
- 8 排甲
- 排甲拼音是pái jiǎ ,注音是ㄆㄞˊ ㄐㄧㄚˇ
- 9 牌甲
- 宋 熙宁 初, 王安石改募兵制为保甲,置牌以书其户数及姓名。 元 时兵制设万夫、千夫、百夫,而以牌甲为基层单位。 清世祖 入关,有编制户口牌甲之令。其法,州县城乡十户立一牌长,十牌立一甲长,十甲立一保长。则牌甲又为地方基层组织。见《宋史·兵志六》、《元史·兵志一》及《清史稿·食货志一》。
- 10 抛戈弃甲
- 抛戈弃甲是一个成语,读音是pāo gē qì jiǎ,解释丢掉武器,扔掉铠甲。形容军队被打得狼狈逃窜的情形。
- 11 抛戈卸甲
- 形容军队被打得狼狈逃窜的情形。出自元·无名氏《开诏救忠》。
- 12 抛盔弃甲
- 丢掉武器,扔掉铠甲。形容军队被打得狼狈逃窜的情形。
- 13 乙醚
- 无色透明液体。有特殊刺激气味。带甜味。极易挥发。其蒸汽重于空气。在空气的作用下能氧化成过氧化物、醛和乙酸,暴露于光线下能促进其氧化。当乙醚中含有过氧化物时,在蒸发后所分离残留的过氧化物加热到100℃以上时能引起强烈爆炸; 这些过氧化物可加5%硫酸亚铁水溶液振摇除去。与无水硝酸、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物反应也会发生猛烈爆炸。溶于低碳醇、苯、氯仿、石油醚和油类,微溶于水。相对密度0.7134。熔点-116.3℃。沸点 34.6℃。折光率1.35555。闪点(闭杯)-45℃。易燃、低毒。
- 14 萌甲
- 植物初生的芽。 唐 韦应物 《至酉峰兰若受田妇馈》诗:“鸟鸣泉谷暖,土起萌甲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