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命读音
拒命的意思
词语解释:
抗命,不服从命令。
引证解释
⒈ 抗命,不服从命令。
引《太平广记》卷一九〇引唐无名氏《王氏见闻·温造》:“﹝梁人﹞又惧朝廷讨伐,因团集拒命者岁餘。”
《新五代史·汉臣传·史弘肇》:“高祖建号于太原,代州王暉拒命, 弘肇攻破之。”
清叶廷琯《吹网录·陈夫人年谱》:“宗伯已纳款, 宗宣方在桂林拒命。”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拒命
拒命造句
- 甲食毛践土已三十馀年,当吴三桂拒命之时,彼已手戮桂王,断不得称楚之三户。
- 重荣与契丹将赵思温偕如镇州,琼不敢拒命。
- 乙女级目标赛高的吾王,傲娇的放电娘御坂美琴,抗拒命运与神的少女仲村由理。
- 往事不愿再提,未来未曾知晓,人虽有情难拒命,天道无情难预料。
- 丙吉觉得事出蹊跷,董陶定有阴谋,但又不能拒命。
- 晋兵在他所者尚多,彼闻降者尽死,必皆拒命为患。
- 高丽拒命,天讨再加,传世九百,一朝殆灭,岂非边天之咎徽,衡大之明鉴与!况尔海外小邦,高丽附国,比之中国,不过一郡,士马刍粮,万分不及。
- 诸仙亦答以陛下洪福所至,我自正当一统,南唐一隅土地焉能持久拒命。
- 自河中、永兴、凤翔三镇拒命以来,朝廷继遣诸将讨之。
- 如果拒命不从,罪名马上就可坐实,马氏一门自是难逃一劫;可从了,马元也会护宝不利,马氏一门也唯有死路一条。
拒命相关词语
- 1 拒付
- 拒付是“拒绝承付” 的简称,在转账结算过程中,付款方对款项的支付表示异议而不同意付款的行为。通常指采用异地托收承付结算方式的付款方拒绝付款为 “拒付”。拒付的理由一般有: 销货单位发运的商品数量、规格、质量或价格等与购销双方签订的经济合同规定不符。拒付分为两种: 拒付全部价款称为“全部拒付”; 拒付部分价款称为“部分拒付”。付款单位提出的拒付理由,须经其开户银行审查同意后才能成立。银行应本着维护收付双方经济利益的原则认真审查,公正处理。对无理拒付的应按国家规定的扣款顺序扣收价款,如因此形成延付,由付款单位支付赔偿金。目前,采用其他结算方式如果付款方拒绝付款,银行不受理审查,直接将结算凭证退回收款方,由收付双方自行解决。
- 2 拒虎进狼
- 拒虎进狼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jù hǔ jìn láng,意思是比喻一害刚去,又来一害。
- 3 拒闭
- 《汉书·宣帝纪》:“内谒者令 郭穰 夜至郡邸狱, 吉 拒闭,使者不得入。” 宋 苏轼 《上吕仆射论浙西灾伤书》:“ 秀州 数千人诉风灾,吏以为法有诉水旱而无诉风,拒闭不纳。”
- 4 拒捕
- 拒捕,读作jùbǔ,汉语词语,多指以暴力方式或其他手段逃避警方逮捕。
- 5 拒抗
- 拒抗是汉语词汇,是抗拒的意思,出自《北齐书·祖珽传》。
- 6 拒闉
- 拒闉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jù yīn,是指攻城时筑的土垒。
- 7 拒张
- 拒张,拼音是jù zhāng,意思是抗拒。
- 8 拒理
- 拒理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jù lǐ ,是指北斗第四星星神名。
- 9 拒捍
- 1.见"拒扞"。
- 10 拒地
- 拒地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jù dì ,是指立于地上。
- 11 拒冬
- 【气味】 辛温、有毒。
- 12 拒门木
- 门闩。
- 13 拒马枪
- 古兵器 又称拒马,是把多支长枪插在原木上,用以阻挡敌骑兵冲锋的一种障碍物。 《通典·兵五》引《卫公兵法·攻守战具》:“拒马枪,以木径二尺,长短随事,十字凿孔,纵横安检,长一丈,锐其端,可以塞城中门巷要路,人马不得奔驰。”《宋史·郭谘传》:“ 康定 西征, 谘 上战略,献拒马枪阵法。”
- 14 拒狼进虎
- 拒狼进虎是汉语词语,拼音jù láng jìn hǔ,出自《读史感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