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读音
枫桥的意思
词语解释:
桥名。在江苏省苏州市阊门外寒山寺附近。本称封桥,因唐张继《枫桥夜泊》诗而相沿作枫桥。
引证解释
⒈ 桥名。在江苏省苏州市阊门外寒山寺附近。本称封桥,因唐张继《枫桥夜泊》诗而相沿作枫桥。
引唐张祜《枫桥》诗:“唯有别时今不忘,暮烟疏雨过枫桥。”
清赵翼《西岩斋头自鸣钟分体得七古》:“何须景阳催晓妆,岂但枫桥惊夜泊。”
庞树柏《舟中夜闻笛声》诗:“梦回何处数声笛,却忆枫桥半夜鐘。”
国语词典
位于江苏省吴县西十里的一座桥,本作「封桥」,自唐张继有〈枫桥夜泊〉诗后,遂相沿作「枫桥」。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枫桥
枫桥造句
- 昨天下午,记者驾车从西环路向西,经枫桥路一直到景区入口处的新太湖珍珠园东侧的停车场,并没有发现在路边收费的人员。
- 抓好山塘景区与虎丘景区、枫桥景区、苏州古城的联动,同时注重与商贸旅游、休闲旅游、健康旅游、生态旅游的互动,实现资源共享、互利互赢。
- 汪译“枫桥夜泊”就达意而言,是以原作艺术意境为准绳的,注重对意象深层含义的把握以及对原作精神的总体审度。
- 过了浒墅关数里,将到枫桥,天已昏黑,忽然风雨大作,不辨路径。
- 座东朝西,门对古运河,旧临官道今属江苏苏州金阊区枫桥镇。
- 身后是最大的刻有枫桥夜泊诗句的碑文。
- 只要你,你们聆听一下这大自然的杰作,就足足抵消得枫桥夜泊的诗意!
- 据《民国吴县志》记载,明嘉靖三十三年,倭寇自太仓入海口进犯苏州,烧劫于阊门、枫桥一带,“焚掠殆尽”、“积蓄纤悉无遗”。
- 这枫桥镇上谁不知道,你薛大老板这张嘴当真是铁嘴钢牙,要不这生意做这样。
- 枫桥夜泊苏州最著名的当属枫桥。
枫桥相关词语
- 1 枫墀
- 元 王逢 《览周左丞伯温壬辰岁拜御史扈从集感旧伤今敬题五十韵》:“棕殿三呼岁,枫墀九奏箫。”
- 2 枫人
- 即“枫鬼”。唐·刘恂《岭表录异》卷中:枫人岭多枫树。树老多有瘤瘿。忽一夜遇暴雷骤雨,其树赘则暗长三数尺。南人谓之枫人。越巫云,取之雕刻神鬼,易致灵验。
- 3 枫实
- 指枫树的种子。
- 4 枫香树
- 枫香树(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落叶乔木,高达30米,胸径最大可达1米,树皮灰褐色。喜温暖湿润气候,性喜光,耐干旱瘠薄。产中国秦岭及淮河以南各省,亦见于越南北部,老挝及朝鲜南部。树脂供药用,能解毒止痛,止血生肌;根、叶及果实亦入药,有祛风除湿,通络活血功效。木材稍坚硬,可制家具及贵重商品的装箱。
- 5 枫脂
- 枫脂是词语,拼音fēngzhī,释义为枫树上分泌的胶状液体。
- 6 枫子鬼
- 枫人。
- 7 枫落
- 枫树的叶子从枝头纷纷脱落
- 8 枫叟
- 即枫人。
- 9 枫柳
- 木名。
- 10 枫木
- 分布区域:全世界有150多个品种,分布极广,北美洲、欧洲、非洲北部、亚洲东部与中部均有出产
- 11 枫树菌
- 寄生于枫树的菌类植物。
- 12 枫鬼
- 或作“枫子鬼”。《太平广记》卷四。二“灵枫”条引梁·任肪《述异记》:南中有枫子鬼,枫木之老者人形,亦呼为灵枫焉。《太平广记》卷四O七“枫鬼”条引《十道记》:《临川记》云,抚州麻姑山(在今江西南城),或有登者,望之,庐岳彭蠡,皆在其下。有黄连厚朴,恒山枫树。数千年者,有人形,眼鼻El臂而无脚。入山者见之,或有砟之者,皆出血。人皆以蓝冠于其头,明日看失蓝,为枫子鬼。(按《太平御览》卷四八“麻山”条引荀伯子《临JII记》,麻姑山作麻山。)◇明·来集之《倘湖樵书》初编卷三“生于空桑”条:《述异记》云:“南中有枫子鬼,木之老者为人形,亦呼为灵枫。”盖瘿瘤也。至今越巫有得之者,雕刻鬼神,可致灵异。《尔雅正义》云:枫子鬼乃枫木上寄生,高三四尺,天旱以泥涂之,即雨。《II盎Jll记》云:岭南枫木岁久生瘤如人形,遇暴雷骤雨则暗长三五尺,谓之枫人。《化书》云:老枫化为羽人。亦日枫鬼。一云见雷雨即长与树齐,见人即缩依旧。曾有人合笠于上,明日看笠子挂在树头上。
- 13 枫天枣地
- 占卜器具。因以枫木为盖,枣木为底盘,故称。
- 14 枫陛
- 枫陛是汉语词汇,拼音是fēng bì,指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