楯矛读音
楯矛的意思
词语解释:
《韩非子.难势》:"人有鬻矛与楯者,誉其楯之坚,物莫能陷也;俄而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物无不陷也。'人应之曰:'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后因以"楯矛"比喻事物互相抵触。
引证解释
《韩非子·难势》:“人有鬻矛与楯者,誉其楯之坚,物莫能陷也;俄而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物无不陷也。’人应之曰:‘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后因以“楯矛”比喻事物互相抵触。
宋王安石《哭梅圣俞》诗:“圣贤与命相楯矛,势欲强违诚无由。诗人况又多穷愁, 李杜亦不为公侯。”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楯矛
楯矛相关词语
- 1 楯栏
- 楯栏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dùn lán,是指栏杆。
- 2 楯瓦
- 盾脊,盾牌中间的突起处。《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师及 齐 师战于 炊鼻 。 齐 子渊捷 从 洩声子 ,射之,中楯瓦。” 杜预 注:“瓦,楯脊。”
- 3 楯柱
- 楯柱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dùn zhù ,是指殿前栏槛柱子。
- 4 楯郎
- 楯郎,手执盾牌立于帝宫台阶两旁的卫士,出自《史记·滑稽列传》。
- 5 楯槛
-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小秦淮录》:“﹝ 夏 ﹞漆工善古漆器,有剔红填漆两种……故河房中器皿半剔红,并饰之楯槛,为 小秦淮 第一朱栏。”
- 6 楯梯
- 楯梯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dùn tī ,是指古代攻城的长梯。
- 7 楯鼻
- 楯鼻(dùn bí ),盾牌的把手。
- 8 楯橹
- 橹,大盾。《韩非子·难二》:“ 简子 乃去楯橹,立矢石之所及,鼓之而士乘之,战大胜。”《晋书·宣帝纪》:“既而雨止,遂合围。起土山地道,楯橹钩橦,发矢石雨下,昼夜攻之。”
- 9 楯楹
- 栏杆和楹柱。
- 10 楯齿龙类
- '块状的牙齿',是群生存于三叠纪的海生爬行动物,在三叠纪-侏罗纪灭绝事件中灭绝。
- 11 楯齿龙目
- '块状的牙齿',是群生存于三叠纪的海生爬行动物,在三叠纪-侏罗纪灭绝事件中灭绝。
- 12 厹矛
- 有三棱锋刃的长矛。
- 13 楯纷
- 楯纷是一个汉语词汇,指盾纽上的丝带。
- 14 楯轩
- 指有栏杆的长廊或小室。《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奔星更於闺闼,宛虹扦於楯轩。” 李善 注:“ 应劭 曰:‘楯,栏槛也。’ 司马彪 曰:‘轩,楯下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