厹矛读音
厹矛的意思
词语解释:
有三棱锋刃的长矛。
引证解释
⒈ 有三棱锋刃的长矛。
引《诗·秦风·小戎》:“厹矛鋈錞,蒙伐有苑。”
孔颖达疏:“厹矛,三隅矛,刃有三角。”
国语词典
武器名。古代一种有三棱的矛。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厹矛相关词语
- 1 厹犹
- 厹犹是泗阳县的古称,至今已三千余年,泗阳,泗水之阳。泗水,为禹治九水之一。泗水源自山东境内,东南流向入海,唯泗阳境内是自西向东流向,因县城处于泗水北侧,故名泗阳。
- 2 厹由
- 春秋时国名,在今山西阳泉市。
- 3 基本矛盾
- 基本矛盾,读音jī běn máo dùn,指规定事物发展全过程的本质,并规定和影响这个过程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的矛盾。
- 4 夷矛
- 中国周代铜矛。夷矛柄长2丈4尺(周制),是兵车上使用的武器,是"五兵"中最长的一种兵器。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
- 5 竹矛
- 竹矛,汉语词汇,拼音是zhú máo,竹制长柄直刺兵器。
- 6 无矛盾律
- 统逻辑基本规律之一。
- 7 横矛
- 横矛,汉语词汇,拼音héng máo,意指横持长矛。
- 8 次要矛盾
- 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 9 福矛窖酒
- 福矛窖酒诞生于“世界双遗”武夷山脉的东南侧、“酒城”建瓯境内。
- 10 自相矛盾
- 这个成语出自于《韩非子》,讲的是:有一个楚国人卖矛又卖盾,说他的盾坚固得很,随便用什么矛都戳不穿,说他的矛锐利得很,随便什么盾都戳的穿。有个围观的人问道:“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时,此人无以对答。后因以形容行事或言语前后不统一。也指不连贯的性格或心情。后因以喻人的语言行动前后抵触、不相应合。
- 11 蛇矛
- 蛇矛,亦称虵矛,矛头如弯曲的蛇体,属于长杆兵器,是中国古代武器的一种,在一些古典小说里经常出现。蛇矛的用法与一般的矛大致相同,主要架式为刺、挑、戮、划等,具有一往直前的突击能力。使用者的臂力愈大,蛇矛愈有把攻击对象穿透的强力效果。头非常尖锐。
- 12 长矛
- 长矛一种冷兵器,类似长枪,比长枪更长,真正意义上的长矛长度一般为5~6米,主要由步兵与骑兵使用,出现在中国,罗马。
- 13 楯矛
- 《韩非子·难势》:“人有鬻矛与楯者,誉其楯之坚,物莫能陷也;俄而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物无不陷也。’人应之曰:‘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后因以“楯矛”比喻事物互相抵触。 宋 王安石 《哭梅圣俞》诗:“圣贤与命相楯矛,势欲强违诚无由。诗人况又多穷愁, 李 杜 亦不为公侯。”
- 14 弃矛从政
- 矛,是武器,喻指武;而政,是指政治,喻指文。弃矛从政的意思大致就是,弃武从文,放弃武官职位,走向文官的道路,与“投笔从戎”基本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