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解读音
取解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指唐宋科举制,选送士子应进士第。唐孟郊有《湖州取解述情》诗。 2.指明清举人赴京会试。
引证解释
⒈ 指唐宋科举制,选送士子应进士第。 唐孟郊有《湖州取解述情》诗。
引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祖宗故事:命官鏁厅,举进士者,先所属选官考试所业,通者方听取解。”
⒉ 指明清举人赴京会试。
引清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取士下》:“今也不然,其所以程士者,止有科举之一途……一日苟得,上之列于侍从,下亦置之郡县,即其黜落而为乡贡者,终身不復取解,授之以官,用之又何宽也。”
国语词典
唐宋科举制度,选送士子应试进士第,称为「取解」。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取解
取解相关词语
- 1 取回
- 【解释】[reception] 以和平手段从已夺走和非法扣押者手里收回自己的人和财产。
- 2 取则
- qǔ zé ㄑㄩˇ ㄗㄜˊ,取则(取则),取作准则、规范或榜样。
- 3 取予有节
- 取予有节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qǔ yù yǒu jié,意思是比喻不苟贪得。
- 4 取给
- 取给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指取得物力或人力以供需用,出自《史记·货殖列传》。
- 5 取贵
- 取贵是汉语词语,拼音qǔ guì,解释为受重视。
- 6 取结
- 【取结】 领取地方官府的证明文书。《儒林外史》第二十回:“不想教习考取,要回本省地方取结。”《儒林外史》第三三回:“不必太谦,我便向府县取结。”
- 7 取境
- 取境,读音qǔ jìng,汉语词汇,意思是因客观事物的作用而产生某种意境。 出自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大学·传六》:“好色恶臭之不当前,人则无所好而无所恶。意则起念於此,而取境於彼。心则固有焉而不待起,受境而非取境。”
- 8 取具
- 取具,是一个汉语词汇,谓领取备办。
- 9 取长弃短
- 吸取长处抛弃短处。
- 10 取巧
- 取巧,是汉语词汇,拼音是qǔ qiǎo,释义为用巧妙的手段谋取不正当利益或躲避困难。
- 11 取巧图便
- 取巧图便,拼音是qǔ qiǎo tú biàn,意思是使用手段谋取好处,图得便宜。
- 12 取女
- 《易·蒙》:“六三:勿用取女。”《易·咸》:“咸,亨,利贞,取女吉。”
- 13 取乱侮亡
- 释义:古代国家的一种自视正义的对外策略。谓夺取政治荒乱的国家,侵侮将亡的国家。
- 14 取虑
- 取虑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qǔ lǜ,指古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