蕤绥读音
蕤绥的意思
词语解释:
盘曲升腾貌。
引证解释
⒈ 盘曲升腾貌。
引《文选·扬雄<甘泉赋>》:“駟苍螭兮六素虯,蠖略蕤绥,灕虖襂纚。”
李善注:“蠖略蕤绥,龙行之貌也。”
明宋濂《崆峒雪樵赋》:“翠旓繽其荡空兮,播灝气之蕤绥。”
清黄景仁《黄山松歌》:“蕤绥上偃雨君盖,纠结下固虯灵宫。”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蕤绥
蕤绥相关词语
- 1 蕤鲜
- 鲜艳。 南朝 梁 江淹《悼室人》诗之三:“夏云多杂色,红光铄蕤鲜。”
- 2 绥靖
- 绥靖(suí jìng),绥,本义是借以登车的绳索,引申为安定、安抚。靖,安定之意。即以安抚(绥)的手段使局势安定(靖),又称为姑息主义。“慰抚”之意。中华民国政府在中国大陆时期曾设立过多个“绥靖公署”,意图维护地区局势。绥靖有保持地方平静;安抚平定;过去反动政府不顾事理道义,使人民屈从于暴力和强权之下以求安定的意思。现多用于形容政策性的手段,是一种通过在某些可能导致战争的事务上作出让步来讨好某个咄咄逼人的竞争对手的外交政策。一般用于贬义。
- 3 绥靖主义
-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日本、意大利和德国相继对外进行侵略,英、法两国为保护既得利益,采取了妥协和退让的外交政策,并企图推动法西斯国家进攻苏联,以坐收渔人之利。
- 4 绥绥
- 绥绥,是汉语词汇,读音为suí suí,出自《诗经》,解释为舒行貌。
- 5 绥远
- 绥远省为中华民国时的塞北四省(热河省、察哈尔省、绥远省、宁夏省)之一,简称绥,省会归绥(今呼和浩特市),在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绥远在清朝为归绥道,属山西省管辖,1914年中华民国袁世凯北洋政府将之分出山西,与兴和道建立绥远特别区,1928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改称绥远省,省会为归绥(今呼和浩特),抗日战争时期省会为陕坝(今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陕坝镇)。1954年并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
- 6 绥怀
- 出自《三国志·魏志·杜袭传》,
- 7 绥宁
- 安定。
- 8 绥静
- 绥静是汉语词汇,拼音suí jìng,指安抚平定。
- 9 绥和
- 绥和是指安和。
- 10 绥定
- 源远流长的中国四川省达州市(绥定府)位于川陕渝鄂结合部。
- 11 绥爰
- 《书·盘庚下》:“绥爰有众。” 孔颖达 疏:“安慰於其所有之众。”《三国志·魏志·武帝纪》:“绥爰九域,莫不率俾。”
- 12 绥服
- 绥服,读音为suí fú,汉语词语,释义为古代王畿外围疆域之一。
- 13 蕤蕤
- 释义:1、茂盛。2、.闲逸貌。 3、轻缓貌。4、下垂貌。
- 14 蕤宾铁响
- 以之赞扬弹奏技艺的精妙超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