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祆庙读音
火烧祆庙的意思
词语解释:
《渊鉴类函》卷五八引《蜀志》:“昔蜀帝生公主,诏乳母陈氏乳养。
引证解释
⒈ 《渊鉴类函》卷五八引《蜀志》:“昔蜀帝生公主,詔乳母陈氏乳养。 陈氏携幼子与公主居禁中约十餘年。后以宫禁出外,六载,其子以思公主疾亟。或以为《类函》所载《蜀志》事即出于此。参阅庞俊《养晴室笔记·元曲用火烧祆庙事出处》。
引陈氏入宫有忧色,公主询其故,阴以实对。公主遂托幸祆庙为名,期与子会。公主入庙,子睡沉,公主遂解幼时所弄玉环附之子怀而去,子醒见之,怒气成火而庙焚也。”
元曲中常用此典,比喻爱情受挫折。 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一折:“我今夜著他个火烧祆庙,水淹断了蓝桥。”
按,《法苑珠林》卷三十引《智度论》:“如説国王有女,名曰狗牟头。有捕鱼师,名术波伽,随道而行,遥见王女,在高楼上窗中见面,想像染著,心不暂捨。弥歷日月,不能饮食。母问其故,以情答母:‘我见王女,心不能忘。’母喻儿言:‘汝是小人,王女尊贵,不可得也。’儿言:‘我心愿乐,不能暂忘。若不如意,不能活也。’母为子故,入王宫中,常送肥鱼鸟肉以遗王女,而不取价。王女怪而问之:‘欲求何愿?’母白王女:‘愿却左右,当以情告。我唯有一子,敬慕王女,情结成病,命不云远,愿垂愍念,赐其生命。’王女言:‘汝去,至月十五日,于某甲天祠中,往天像后。’母还语子:‘汝愿已得。’告之如上。沐浴新衣,在天像后住。王女至时,白其父王:‘我有不吉,须至天祠,以求吉福。’王言大善。即严车五百乘,出至天祠。既到,勑诸从者,齐门而止,独入天祠。天神思维,此不应尔,王为施主,不可令此小人毁辱王女。即厌此人,令睡不觉。王女既入,见其睡重,推之不寤,即以瓔珞,直十万两金,遗之而去。后此人得觉,见有瓔珞,又问众人,知王女来。情愿不遂,忧恨懊恼,婬火内发,自烧而死。”
国语词典
蜀公主乳母之子因思念公主而成疾,公主假幸祆庙之名,前去探视,时子沉睡,公主遗玉环而去,待子醒而见之,怨气成火而庙焚的故事。见《渊鉴类函.卷五八.公主三》。后多用以比喻感情受挫或好事多磨。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火烧祆庙
火烧祆庙相关词语
- 1 火绳
- 火绳是用于早期火绳枪等点燃其火药的引信。
- 2 火炭
- 火炭位于香港沙田区中部,是沙田新市镇的主要工业区。然而,于九广东铁沿线的何东楼,也有少量住宅大厦。另外,香港体育学院、沙田马场以及彭福公园位于火炭东面。
- 3 火灭烟消
- 【出处】晋·傅玄《四言杂诗》:“忽然长逝,火灭烟消。”
- 4 火盆
- 史料记载,火盆起源于黑龙江,据说是在“三国时期”开始使用的,传到今天已经有2000年的历史了。 从前,北方居民室内取暖多靠火炕,但屋内的热度往往不易升高,有时虽然把炕烧得滚热,也抵不住外边的风雪严寒,于是人们就发明了火盆。
- 5 火锯
- 锯 : 锯 (锯) jù 用薄钢片制成有尖齿可以来回拉动割开木头或金属的器具:木锯。钢锯。电锯。拉锯。
- 6 火情
- 火情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huǒ qíng,基本意思是火灾现场火燃烧的范围、程度等情况。
- 7 火笼
- 闽东、赣东、赣南、粤西、川北冬天的一种取暖工具。外部用竹篾编织的花篮状笼框,内部为泥土烧制的盆状容器。使用时添加炭火,可做烤火,烘干衣服等作用。
- 8 火牌
- 火牌,清代传递军用文书的凭证,与驿站制度有关。
- 9 火器营
- 火器营是清乾隆年火器营八旗官兵合操、演武之地。火器营专职制造炮弹、枪药和各种战斗所需的火器,平时也演习弓箭、枪炮技术,担负京师的警戒任务。
- 10 火徼
- 火徼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huǒ jiǎo,指南方炎热的边区。
- 11 火雷
- 雷电。
- 12 火筴
- 火筴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huǒ ce,是指夹炭火的用具。
- 13 火药味
- 火药味是汉语词汇,读音huǒ yào wèi,比喻强烈的敌意或激烈的冲突气氛。
- 14 火绒草
- 火绒草: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