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绳读音
火绳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古代枪炮的引火绳。
用艾、草等搓成的绳,燃烧发烟,用来驱除蚊虫或引火。
引证解释
⒈ 古代枪炮的引火绳。
引《镜花缘》第八回:“林之洋提着鸟枪、火绳, 唐敖身佩寳剑,曲曲弯弯,越过前面山头。”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二:“搬运子药、火绳及一切军装等项,共用长夫三十名。”
⒉ 用艾、草等搓成的绳,燃烧发烟,用来驱除蚊虫或引火。
引柳杞《好年胜景》:“还有成捆成辫用野蒿野艾编成的火绳。这种火绳是熏除蚊子用的,驱邪味用的……露宿时警戒野兽用的,是人们走夜路照明壮胆用的。”
国语词典
以艾草等搓成的绳。燃火后即生烟,可用来驱除蚊虫,亦可用以点火。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火绳
火绳造句
- 身后有一根尾杆,连着一个胸托,由骑兵用胸口顶住,左手扶炮身,大略地瞄准,然后右手拿一根点燃的火绳或者一块炭去点火门,来发射装填的石丸或铅丸。
- 看在眼里的一切,成了点燃群众修路积极性的“导火绳”。
- 靓丽的礼仪小姐是企业在展会上的一道绝佳风景,是企业吸引观众及客户的直接“导火绳”。
- 十二个人,全副装备,每人都配了枪架和火绳枪。
- 男人们抽旱烟,烟袋锅子用火绳点燃。
- 还真是头痛啊,自己法宝也就一两件,鸿蒙紫树是无论如何不能给,可怜这六阳火绳尚未捂热就要送人。
- 我建议她通过对婚姻和丈夫的不满这个导火绳,认真检阅反省一下,看看自己是否忽视了对生活中其他领域的关注,从而导致整体生活的失衡。
- 他自己的手里还拿着放炮的火绳杆。
- 当火绳枪部队忙於装填弹药时,敌方兵卒可以趁机靠近,展开肉搏战。
- 药筒用竹、厚纸制成,内充火药,前端封死,后端引出导火绳,点燃后,火药燃烧产生的气体向后喷出,以气体的反作用力把火箭推向前,飞行中杀伤敌兵。
火绳相关词语
- 1 火炭
- 火炭位于香港沙田区中部,是沙田新市镇的主要工业区。然而,于九广东铁沿线的何东楼,也有少量住宅大厦。另外,香港体育学院、沙田马场以及彭福公园位于火炭东面。
- 2 火灭烟消
- 【出处】晋·傅玄《四言杂诗》:“忽然长逝,火灭烟消。”
- 3 火盆
- 史料记载,火盆起源于黑龙江,据说是在“三国时期”开始使用的,传到今天已经有2000年的历史了。 从前,北方居民室内取暖多靠火炕,但屋内的热度往往不易升高,有时虽然把炕烧得滚热,也抵不住外边的风雪严寒,于是人们就发明了火盆。
- 4 火锯
- 锯 : 锯 (锯) jù 用薄钢片制成有尖齿可以来回拉动割开木头或金属的器具:木锯。钢锯。电锯。拉锯。
- 5 火情
- 火情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huǒ qíng,基本意思是火灾现场火燃烧的范围、程度等情况。
- 6 火笼
- 闽东、赣东、赣南、粤西、川北冬天的一种取暖工具。外部用竹篾编织的花篮状笼框,内部为泥土烧制的盆状容器。使用时添加炭火,可做烤火,烘干衣服等作用。
- 7 火牌
- 火牌,清代传递军用文书的凭证,与驿站制度有关。
- 8 火器营
- 火器营是清乾隆年火器营八旗官兵合操、演武之地。火器营专职制造炮弹、枪药和各种战斗所需的火器,平时也演习弓箭、枪炮技术,担负京师的警戒任务。
- 9 火徼
- 火徼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huǒ jiǎo,指南方炎热的边区。
- 10 火雷
- 雷电。
- 11 火筴
- 火筴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huǒ ce,是指夹炭火的用具。
- 12 火伯
- 祝融本名重黎,上古时期中国神话中的火神,颛顼之孙,高辛氏火正之官,黄帝赐他姓“祝融氏”。祝融以火施化,有人尊他为“赤帝”,又有人尊他为火神。
- 13 火烧祆庙
- 译文:蜀国公主由乳母陈氏抚养长大,陈氏所携带的幼子与公主在宫中相处了十多年。后来陈氏幼子因为宫禁出宫,六年而相思成疾。陈氏入宫忧心忡忡,公主问她原因,陈氏悄悄跟公主说了实情。公主于是借去祆庙为借口,打算与陈氏子见面。公主进了祆庙后,陈氏子睡的正熟,公主不忍打扰,于是解下小时候所玩的玉环放到了陈氏子怀中离开了。陈氏子醒了之后见到玉环,悔恨不已,怒火化成火,烧了祆庙。
- 14 火药味
- 火药味是汉语词汇,读音huǒ yào wèi,比喻强烈的敌意或激烈的冲突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