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公法读音
国际公法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调整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种关系的准则的总称。这些准则是由各国通过协议来制定、修改和执行的,没有统一的立法机关和执行机关,它的渊源是国际条约、国际惯例和国际机构的决议。通常简称国际法。
引证解释
⒈ 调整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种关系的准则的总称。其主要特点是:主体(权利和义务的承担者)是国家而不是个人;它的渊源是国际条约、国际惯例和国际机构的决议;没有象国内法那样的统一立法机关和执行机关,而是通过各国的协议来制定、修改和执行。通常简称国际法,旧称万国公法。
国语词典
为各国所承认国与国间交际的法律。其依据通常是以国际条约、国际惯例和国际机构的决议为准则。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国际公法
国际公法 (法律名词)
国际公法造句
- 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在国际公法中是不同寻常的,因为它们赋予私人投资者在一个国际仲裁机构中提起仲裁的权利。
- 国际贸易惯例之所以被认为有别于国际公法和国内法,其关键就在于它是自治性质的规范。
- 你们将使用在法学院学到的法律分析和控辩技巧,寻找国际公法中基于既定规则的论点,以说服法官。
- 国际公法一直被认为是调整主权国之间关系的一套原则和规则。
- 国际公法的制定使国家间的事务往来有法可依。
- 他主张主动开放,谨慎交结,利用国际公法,修改不平等条约;
- 为此,他主张师夷“制夷”、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以夷制夷”、利用国际公法以夷约制夷的外交策略。
- 这篇论文开始于对四个法律研究子领域的考察:国际私法,国际商法,国际经济法以及国际公法。
- 在此过程中,西方文明,尤其是国际公法对宗藩制度造成了强烈的冲击,最终导致宗藩制度的瓦解。
- 我国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开展人权问题的研究,但主要是集中在国际公法领域,在私法领域的研究则较少。
国际公法相关词语
- 1 国情
- 国情(the condition(or state)of a country;national conditions),指一个国家的社会性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和特点。也特指一个国家某一时期的基本情况和特点。一方面指国家的情况,另一方面指国家的社会性质。具体通过7个方面来反映国情,如环境和资源、科技教育、经济发展、政治等。
- 2 国君
- 国君,是指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具备国家雏形以后,对最高统治者的称谓。
- 3 国营经济
- 国营经济是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的经济形式。如国营工厂、国营农场、国营商店、国家银行等。通过国家投资和对私人企业实行国有化的方法而产生。因国家的性质不同,有资本主义国营经济和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国营经济即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为满足全体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服务。
- 4 国文
- 国文泛指受一国的传统熏陶影响而成的文化。在我国台湾省语文科目被称为“国文”(或者叫“国语”)而不是“语文”。出自鲁迅 《花边文学·奇怪(二)》:“至于‘温度’‘结晶’‘纵剖面’‘横剖面’等,也是科学上的名词……和用于国文上的意义并无不同。”
- 5 国家裁判
- 在体育竞赛中执行评判工作的国家级裁判员。系我国最高一级裁判员的称号。
- 6 国难
- 国难,是指国家已经到了危机存亡的时刻,如遇到外国侵略、特大自然灾害等。语出《礼记·月令》:“命国难,九门磔攘,以毕春气。”
- 7 国际裁判
- 国际裁判是经国际体育运动组织批准,具有在国际体育运动竞赛中担任裁判资格的裁判员。
- 8 国法
- 释义:1、国家的法律规定。2、国家的法律简称“国法”
- 9 国画
- 国画一词起源于汉代,汉朝人认为中国是居天地之中者,所以称为中国,将中国的绘画称为“中国画”,简称“国画”。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国画是中国的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工具和材料有毛笔、墨、国画颜料、宣纸、绢等,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具象和写意。中国画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知。
- 10 国家制度
- 国家制度是指一个国家的宪法、法律规定的关于这个国家的性质和形式等方面的制度的总称。
- 11 国家结构
- 国家结构,是指国家整体和局部之间,中央机关和地方机关之间的相互关系。
- 12 国粹
- 中国的国粹有很多,其中誉满中外的中国京剧、中国武术、中国书法、中国医学,被世人称为“中国的四大国粹”。
- 13 国际私法
- 国际私法:赵相林著2007版图书
- 14 国风
- 《诗经》的一部分。大抵是周初至春秋间各诸侯国华夏族民间诗歌。国风是《诗经》中的精华,是华夏民族文艺宝库中璀璨的明珠。国风中的周代民歌以绚丽多彩的画面,反映了华夏劳动人民真实的生活,表达了他们对受剥削、受压迫的处境的不平和争取美好生活的信念,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