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险读音
四险的意思
词语解释:
四周险要。又指四周的险要处。
引证解释
⒈ 四周险要。又指四周的险要处。
引晋张华《博物志》卷一:“周在中枢,西阻崤谷,东望荆山,南面少室,北有太岳,三河之分,雷风所起,四险之国也。”
唐杨炯《和刘侍郎入隆唐观》诗:“山川凌四险,城树隐三臺。”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四险
四险相关词语
- 1 四香阁
- 四香阁,阁名。
- 2 四星
- 四星既是苍龙﹑白虎﹑朱鸟﹑玄武四星宿。分别指瑞星、妖星、流星、客星 。
- 3 四休居士
- 宋·孙昉别号四休居士居士,省称四休居士。
- 4 四营
- 四营,读音sì yíng,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易》筮语。谓四度经营蓍策,乃成《易》之一变。
- 5 四月八
- 四月八日,是中国甘肃、贵州、广西、湘西、桂北、广东等地的汉(客家)、苗、布依、侗、瑶、壮、彝、土家、仡佬等民族的传统节日,各地节日内容不尽相同,主要与农事有关,在这一天人们会举行各种欢庆仪式,不仅表达丰收的喜悦,还促进了民族间的文化交流。
- 6 四战
- 四战,sì zhàn,犹言四面受敌,出自《商君书·兵守》。
- 7 四枝
- 同“ 四肢 ”。 《逸周书·武顺》:“左右手各握五,左右足各履五,曰四枝。” 孔晁 注:“四枝,手足。”《管子·内业》:“耳目聪明,四枝坚固。”《庄子·达生》:“齐七日,辄然忘吾有四枝形体也。”
- 8 四铢钱
- 公元前175年(前元五年),汉文帝改铸“四铢半两”,简称“四铢钱”,又称汉半两。其直径为2.4-2.6厘米,重2.2-2.8克,钱穿孔比较小,无内外廓,钱文制作比较规范。四铢半两因顺应了当时的国势民情,一直被沿用了四十年。
- 9 四坐
- 四坐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sì zuò,是指四周座位。
- 10 四铢
- 中国古代铜币名。开始铸于汉文帝五年(公元前175年)。币面文字为“半两”,实际重四铢,故名。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改用三铢钱。
- 11 四罪
- 四罪指共工、三苗、鲧和驩兜(欢兜)。流四罪即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迁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古书有记载,且与五帝之中的舜有关,舜的功绩之一就是平四罪。
- 12 四週圍
- 四周围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sì zhōu wéi,是指周围。
- 13 四隈
- 四隈,汉语词汇,拼音sì wēi,意思是四角。
- 14 四体百骸
- 体的各个部分。泛指全身。同“四肢百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