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认读音
识认的意思
词语解释:
1.辨识认定。 2.认识﹐相识。
引证解释
⒈ 辨识认定。
引《三国志·吴志·锺离牧传》:“﹝钟离牧﹞少爰居永兴,躬自垦田,种稻二十餘亩。临熟,县民有识认之, 牧曰:‘本以田荒,故垦之耳。’遂以稻与县人。”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事始一》:“其后袁州人李夷宾上言,请别加誊録。因著为令,而后识认字画之弊始絶。”
《儒林外史》第八回:“此时潜踪在外,虽这一点物件也恐被人识认,惹起是非。”
⒉ 认识,相识。
引元李致远《还牢末》楔子:“与妻子作生辰,更和着这几个弟兄识认,把一杯酒同乐太平春。”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闻洛阳刘元普仗义疎财,名传天下,不论识认不识认,但是以情相求,无有不应。”
清钱泳《履园丛话·旧闻·沉百五》:“洪往諭降, 百五故作不识认。”
国语词典
认得、认识。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识认
识认相关词语
- 1 识略
- 识略,是汉语词汇,解释为识见和谋略。
- 2 识解
- 犹见识,见解。《北齐书·永安王浚传》:“ 文宣 末年多酒, 浚 谓亲近曰:‘二兄旧来不甚了了,自登祚已后,识解顿进。’” 唐 温大雅 《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二:“彼无识解,不知远大。”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五:“得 茗柯 一发其旨,而斯诣不灭,特其识解虽超,尚未能尽穷底蕴。”
- 3 识具
-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巧艺》:“ 裴楷 儁朗有识具。”《南史·胡谐之传》:“ 谐之 有识具,每朝庭官缺及应迁代,密量所用人,皆如其言。” 清 方楘如 《偶然欲书》:“《旧唐书》於诗似欲以 元 白 压 李 杜 ,於文似不满 韩昌黎 ,其识具可知矣。”
- 4 识熟
- 熟识的意思。
- 5 识诣
- 识诣,读音为shí yì ㄕㄧˊ ㄧˋ ,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见地。
- 6 识器
-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世彦 识器理致,才隐明断,既为国器,且是 杨侯 淮 之子。”
- 7 识习
- 知书习礼。泛指学识。 清 朱之瑜 《安南供役纪事》:“国王之识习局於褊浅,而才气颇近高明。”
- 8 识有
- 互相亲爱。识,通“ 职 ”。《诗·王风·葛藟》“亦莫我有” 汉 郑玄 笺:“有,识有也。” 王引之 《经义述闻·通说上》:“识有,即相亲爱之谓。”
- 9 识者
- 释义为有见识的人。
- 10 识拔
- 识拔,拼音shí bá,注音ㄕㄧˊ ㄅㄚˊ,解释赏识并提拔。
- 11 识窥
- 明 归有光 《清泉铭》:“动溶无形,敦能识窥?”
- 12 识透
- 叶圣陶 《倪焕之》四:“一眼不眨地看着他们,似乎要识透他们的魂灵。”
- 13 识主
- 1.识货的买主。《水浒传》第七回:“值是值二千贯,只没个识主。” 2.佛学术语,指识心之主,即第八识。宗镜录卷四十七(大四八·六九六下):‘故知第八真识常如舍相,以任运之缘合恒常之道,(中略)非生死之所羁,岂涅槃之能寂,是以称为识主。
- 14 识体
- 识体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识知体要;懂得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