咄咄读音
咄咄的意思
词语解释:
咄咄
(1) 感慨声;表示感慨;表示责备或惊诧
例
英
引证解释
⒈ 感叹声。表示感慨。
引《后汉书·逸民传·严光》:“咄咄子陵,不可相助为理邪?”
晋陆机《东宫》诗:“冉冉逝将老,咄咄奈老何!”
唐李益《北至太原》诗:“咄咄薄游客,斯言殊不刊。”
鲁迅《集外集·斯巴达之魂》:“咄咄危哉!大事去矣!”
⒉ 感叹声。表示责备或惊诧。
引宋无名氏《异闻总录》卷一:“﹝其姊﹞咄咄责妹曰:‘何处无婚姻,必欲与我共一壻?’”
《人民文学》1981年第7期:“人们对他的行动咄咄称奇。”
⒊ 呼驴马等牲畜之声。
引明顾起元《客座赘语·鸟兽呼音》:“留都呼马驘驴曰咄咄。”
国语词典
感叹声、惊怪声。
词语翻译
英语
网络解释
咄咄
咄咄造句
- 这间公司财务危机十分严重,不倒闭才是咄咄怪事。
- 年轻人辩论,咄咄逼人,让我想想再回答你提出来的问题。
- 这位年轻人言辞犀利,咄咄逼人。
- 上了几年学,连这个字都不认得,真是咄咄怪事。
- 辩论会上,正方咄咄逼人的气势压得反方连连失误。
- 对方来势汹汹,咄咄逼人,我们可别先乱了阵脚。
- 这真是闻所未闻的咄咄怪事。
- 这篇文章咄咄逼人,写得十分精采。
- 面对敌人的步步紧逼、咄咄逼人,我们的方针是针锋相对,寸土必争。
- 他说话这样不客气,真有点咄咄逼人。
咄咄相关词语
- 1 咄咄怪事
- 咄咄怪事,读音是duō duō guài shì,是一个汉语成语,释义是表示吃惊的声音。形容不合常理,难以理解的怪事。贬义。
- 2 咄咄书空
-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人的情态
- 3 咄嗟
- 出自《上刘右相书》。
- 4 咄嗟立办
- 咄嗟立办是一个成语,读音是duō jiē lì bàn,比喻马上就可办到。
- 5 咄嗟叱咤
- 咄嗟叱咤是一个成语,读音是duō jiē chì zhà,形容发怒时大声喊叫的声音。出自《三国论》。
- 6 咄骂
- 咄骂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duō mà,是指呵斥辱骂。
- 7 咄呐
- 2.犹木讷。 路遥《平凡的世界》:他终于咄呐地说:“你怎……” “今天是星期天。我昨天下午就回来了……”润叶红着脸问他:“你浇地哩?”
- 8 咄欪
- 无愧。
- 9 咄唶
- 咄唶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duō jiè,是指.叹息,呼吸之间。
- 10 咄呵
- 咄嗟。形容迅速。 宋 梅尧臣 《和李廷老家会饮》:“ 汉 糟槎头美, 吴 羹成咄呵。”参见“ 咄嗟 ”。唐 白居易 《长恨歌》:“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 小玉 报 双成 。” 元 李庾 《西都赋》:“黄宅缁庐,金篆玉扃,以张帝居,用壮天下。”唐 杜牧 《贵游》诗:“门通碧树开金锁,楼对青山倚玉梯。” 宋 梅尧臣 《依韵和马都官春日忆西湖寄陆生》:“时望前湖倚玉梯,云山横绝路东西。”
- 11 咄啐
- 咄啐,呵斥。《孟子·告子上》“嘑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汉 赵岐 注:“嘑尔犹呼尔,咄啐之貌。”
- 12 咄诺
- 咄诺是古代词语,解释为谓呼唤应诺。
- 13 咄喏
- 亦作'咄喏'。见'咄诺'。
- 14 咄嗟之间
- 咄嗟之间,读音 duō jiē zhī jiān,是一个汉语词语。指一呼一诺之间,表示时间极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