鳀冠读音
鳀冠的意思
词语解释:
用鲇鱼皮制成的冠。
引证解释
用鲇鱼皮制成的冠。
《战国策·赵策二》:“黑齿雕题,鯷冠秫缝,大吴之国也。” 鲍彪注:“鯷,大鮎,以其皮为冠。”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鳀冠
鳀冠相关词语
- 1 鳀瀛
- 鯷海 。 唐 卢照邻 《宴梓州南亭诗序》:“时凤扆多闲,上得和平之政; 鯷瀛 有截,下无交争之人。”
- 2 鳀海
- 古称 会稽 之外海。因其间有 东鯷 人所建二十馀小国而名。 南朝 齐 谢朓 《永明乐》之五:“化洽 鯷海 君,思变龙庭长。” 南朝 梁 沉约 《从军行》:“浮天出 鯷海 ,束马渡 交河 。” 唐 王维 《苗公德政碑》:“ 鯷海 楼船,连漕绝域。”
- 3 鳀译
- 鳀译拼音tí yì ㄊㄧˊ ㄧˋ。解释古代的译官。
- 4 忝列衣冠
- 汉代制度,每月初一将高帝的衣冠从陵墓的宫殿中移到祭祀高帝的宗庙里去,谓之'游衣冠'。
- 5 髫冠
- 清 方履籛 《宋母曹太宜人墓表》:“上使期耋无私顾之忧,下授髫冠以门阀之旧。”
- 6 铁冠
- 铁冠,典故名,典出《后汉书·方术传上·高获》。古代御史所戴的法冠,以铁为帽骨,故名。亦称“柱后”,借指御史。
- 7 挺冠
- 杰出超群。旧题 宋 尤袤 《全唐诗话·钱起》:“ 高仲武 云:员外诗体格清奇,理致清淡,粤从登第,挺冠词林。”
- 8 童冠
- 是指青少年。
- 9 投冠
- 投冠是一个汉语名词,拼音tóu guān,意思是弃官。
- 10 脱冠
- (2).脱去冠冕。喻官吏去职。 南朝 宋 谢灵运 《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诗:“归客遂海隅,脱冠谢朝列。” 唐 羊士谔 《息舟荆溪呈李功曹》诗:“勉君脱冠意,共匿无何乡。”
- 11 箨冠
- 注释:竹皮冠。用竹笋皮制成的帽子。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夏景冲澹偶作次韵》之一:“蝉雀参差在扇纱,竹襟轻利箨冠斜。” 清 戴名世 《陈士庆传》:“已而入 函谷关 至 终南 ,有老人箨冠羽衣坐在洞中,辟谷久矣。”
- 12 唯冠至极
- 意为唯利是图,冠冕堂皇到了极点!形容本来就目的不纯良,却唱得很好听,为了什么高尚的目标!
- 13 獭皮冠
- 帽名,獭皮制成的帽子。《后汉书·西南夷传》:“有邑君长,……冠以獭皮。”
- 14 树冠
- (1) 乔木树干的上部及其枝叶 英 crown of a t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