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坰读音
寒坰的意思
词语解释:
寒冷荒凉的野外。
引证解释
寒冷荒凉的野外。
明郑若庸《玉玦记·赏花》:“ 朝云何处?空怜草宿寒坰。” 明屠隆《昙花记·群魔历试》:“想着我朝宴华堂,昼出荒郊,夜宿寒坰。”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寒坰
寒坰相关词语
- 1 寒浸浸
- 寒浸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han jin jin,形容寒冷。
- 2 寒瓜
- 寒瓜之名,最早见于六朝。最初是指冬瓜,因临近冬天才成熟收获故名,又因成熟的瓜皮上常有霜粉名白瓜。南北朝时,北方人称冬瓜,南方人叫寒瓜,是两地方言的差别,说的其实是一种瓜。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以来,才开始称西瓜别名寒瓜。
- 3 寒肤
- 指因受寒冻而挛缩的皮肤。 唐 元稹 《病减逢春期白二十二辛大不至十韵》:“寒肤渐舒展,阳脉乍虚盈。”
- 4 寒瘁
- 寒瘁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穷困潦倒之人
- 5 寒槮
- 积放水中,供鱼栖息,以诱捕鱼的柴木。
- 6 寒审
- 寒审(hán shěn )是一个汉语词语,是指明代于冬月审理囚犯,并予减等处理的一种措施。
- 7 寒缩
- 寒缩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hán suō,是指hán suō。
- 8 寒藻
- 寒藻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hán zǎo,是指寒凉的水藻。
- 9 寒钟
- 寒天的钟声。 唐 刘得仁 《秋晚与友人游青龙寺》诗:“暮鸟投嬴木,寒钟送夕阳。” 唐 方干 《登龙瑞观北岩》诗:“促韵寒钟催落照,斜行白鸟入遥空。”
- 10 寒液
- 寒液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hán yè,是指寒凉的液体。
- 11 寒蚓
- 宋 苏轼 《舟中夜起》诗:“暗潮生渚吊寒蚓,落月挂柳看悬蛛。”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四·蚯蚓》。
- 12 寒膺
- 寒膺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hán yīnɡ,是指寒心;伤心。
- 13 寒窘
- (2).犹寒酸,不体面。 钱锺书 《猫》:“逛旧货摊去买便宜东西,多么寒窘!”
- 14 寒劣
- 寒劣是一个汉语词语,是指贫穷或地位低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