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谟训诰读音
典谟训诰的意思
词语解释:
泛指经典之文。《尚书》中《尧典》、《大禹谟》、《汤诰》、《伊训》等篇的并称。
引证解释
⒈ 《尚书》中《尧典》、《大禹谟》、《汤诰》、《伊训》等篇的并称。
引《书序》:“典謨训誥誓命之文,凡百篇。”
⒉ 泛指经典之文。
引唐康骈《剧谈录·宣宗夜召翰林学士》:“尧、舜、汤之道在典謨训誥之间。”
宋苏轼《赐新除宝文阁直学士李之纯辞恩命不允诏》:“祖宗之文章,与典謨训誥,并宝於世。”
郭沫若《屈原》第一幕:“屈原 :我的年青时代是受过‘典谟训诰’、‘雅颂’之音熏陶的,因此我的文章一时也不容易摆脱那种格调。”
国语词典
书经中的〈尧典〉、〈大禹谟〉、〈伊训〉、〈汤诰〉等,都是古圣贤相诰诫的言论。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典谟训诰
典谟训诰相关词语
- 1 典型性
- 典型性(typicality)个别的特殊的艺术形象所具有的体现出生活中某些普遍意义的特性。
- 2 典制
- 典制是指掌管使用。出自《礼记·曲礼下》。
- 3 典型化
- 典型化是文艺家对来自生活的不典型或不够典型的材料进行概括加工、创造艺术典型的过程和方法。典型化包括人物的典型化、环境的典型化、情节的典型化、场景的典型化、细节的典型化等,其中居于中心地位的是人物的典型化。典型化的过程是一个个性化和概括化对立统一、相互渗透和转化的过程。所谓个性化,就是在典型的创造过程中,始终不离开生活的感性形态和单个的人,努力赋于形象以鲜明生动的个性特征,使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殊的心理、习惯、动作、语言、血肉、生命、精神,有独立的存在意义和价值。所谓概括化,指文艺家借助艺术想象和艺术虚构,对社会事件和人物进行集中、概括、由个别揭示一般、现象表现本质、偶然显示必然。概括化要求,在典型的创造中不能只停留在个别事件和偶然现象上,必须从本质上把握事物,在具体化中求得深化。鲜明的个性化和深刻的本质化,是同一过程的两个侧面,同时二者也是互相渗透的。
- 4 典商
- 典商,读音diǎn shāng,汉语词汇,指当铺商人。
- 5 典经
- 典经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diǎn jīng,犹经典。指可作为典范的经书典册。
- 6 典戎
- 《晋书·王浑传》:“今陛下出 攸 之国,假以都督虚号,而无典戎干方之实,去离天朝,不预王政……惧非陛下追述先帝、 文明太后 待 攸 之宿意也。”
- 7 典章文物
- 典章文物,读音为diǎn zhāng wén wù,汉语词语,释义为法令、礼乐、制度以及历代遗留下来的有价值的东西。出处:《明史·文苑传·徐一夔》
- 8 典守
- 典守,读音diǎn shǒu,汉语词汇,出自《明史·后妃传序》,指主管、保管。
- 9 典丽
- 指典雅华丽。
- 10 典奥
- 典奥,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指深奥的典籍或文义典雅深奥。
- 11 典册
- 2.帝王的册命。 南朝 梁 任昉 《到大司马记室笺》:“以今月令辰,肃膺典册。”《陈书·高祖纪上》:“今将授公典策,其敬听朕命。” 宋 叶适 《宏词》:“朝廷诏告典册之文,当使曲直宏大,敷畅义理,以风晓天下,典、谟、训、诰诸书是也。”
- 12 典城
- 典城是汉语词汇,读音是diǎn chéng,指主掌诉讼案件。
- 13 典吏
- 典吏释义:主管的官吏;吏员的通称。
- 14 典美
- 典美是汉语词汇,拼音是diǎn měi,指典雅而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