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城读音
都城的意思
词语解释:
都城
(1) 古代诸侯封给卿大夫的采邑;首都;国都
英
引证解释
⒈ 都邑的城垣。
引《左传·隐公元年》:“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杨伯峻注:“都谓都邑,城谓城垣。”
元揭傒斯《京城闲居杂言》之一:“都城列万雉,楼观并飞霞。”
⒉ 国都。
引《左传·闵公元年》:“大子不得立矣,分之都城,而位以卿,先为之极,又焉得立?”
《汉书·段会宗传》:“若子之材,可优游都城而取卿相。”
唐杜甫《喜闻官军已临贼境二十韵》:“喜觉都城动,悲怜子女号。”
清平步青《霞外攟屑·掌故·端肃案》:“都城内外,静謐如常。”
泛指都市,城市。 《后汉书·冯绲传》:“蛮夷猾夏,久不讨摄,各焚都城,蹈籍官人。”
国语词典
国都。
词语翻译
英语
法语
网络解释
都城
都城造句
- 邯郸作为赵国的都城有些年头了,一开始以脏乱差名闻天下,自从雄材大略的赵武灵王当国君后,推行“胡服骑射”。
- 是一本关于成都城市生活资讯的直投杂志。
- 在最新考古发掘报告与前贤时俊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偃师二里头遗址的都城空间结构及其特征。
- 惊叫声在郢都城大街响起,城内各门各户内,原本沉睡在梦乡的人们,纷纷跳下床急着开门查看。
- 从前矗立在都城东北角的王宫那紫色的殿顶,就仿佛夕阳下的云霞,无论在城里何处都能望见,而今却只剩下了断垣残壁,沐浴在双月的清冷光芒下,分外凄凉。
- 得到更多国家投资,以及快速增长的首都城市吸引力更大。
- 根据文献记载,该遗址应是夏代早期都城夏邑所在。
- 现在的都城已经不复存在,千重还以为又一次被人摆了一道。
- 西晋的帝陵区在都城洛阳附近偃师县境内的北邙山一带。
- 鲁成公十六年,晋厉公在周朝都城大会诸侯,单襄公看到晋厉公视远步高,就告诉鲁侯说“看来,晋国会有大乱出现。
都城相关词语
- 1 都邑
- 都邑释义:城市、京城、京都。
- 2 都畿
- 都畿是一个汉语词语,[ dū jī ],为唐代地名,位于唐朝京都洛阳及周围地区。
- 3 都丽
-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冯皮匠》:“裘裳都丽,仆从趋跄。”
- 4 都甸
- 都邑郊外之地。《文选·江淹》:“骛望分寰隧,矖目尽都甸。” 吕延济 注:“都,邑;甸,郊也。”《新唐书·宦者传上·鱼朝恩》:“百僚在廷, 朝恩 从十馀人持兵出,曰:‘虏数犯都甸,欲幸 洛 ,云何?’”
- 5 都府
- 都府,读音为dū fǔ,是汉语词语,意思是都会。
- 6 都头
- 军职名。唐中期诸军统帅之称,后为一部军队为一都的长官之称。唐僖宗时,当权宦官募神策新军五十四都,各都长官称都将,亦称都头。宋各军指挥使下设此官,属低级军官。
- 7 都柱
- 都柱,拼音是dū zhù,释义是秦汉宫室遗址与崖墓中,有的平面中央仅设一根柱子。
- 8 都堂
- 尚书省总办公处的称呼,“都”是总揽的意思。唐、宋、金称尚书省长官处理全省政务厅堂为都堂。明称各官署长官为堂上官,简称堂官,都察院长官都御史、副都御史、佥都御史,以及差遣在外总督、巡抚之带有上述官衔者,皆通称都堂·
- 9 都统
- 都统就是古代武职官名。始见于前秦。建元十九年(383年),“苻坚兴兵攻东晋,征富家子弟年二十以下者三万余骑,置少年都统一人领之。”。唐及辽、金亦置。武官名晋太元中,前秦苻坚兴兵侵晋,征富家子弟二十以下者共三千馀骑,始设少年都统,为带领青年士兵之将官。
- 10 都领
- 都领是军衔称谓。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时期,在个别地区驻军中实行的军衔制中的一个军衔级别称谓,为二等一级。
- 11 都鄙
- 《周礼·天官·大宰》:“以八则治都鄙。” 郑玄 注:“都鄙,公卿大夫之采邑,王子弟所食邑。” 孙诒让 正义:“凡公卿大夫贵戚有功德,得世禄者,皆颁邑以为其禄,是谓采邑;在王子弟无官者,虽无禄,而得以恩泽食邑。”
- 12 都下
- 都下是汉语词汇,指的是京都的意思。
- 13 都督
- 都督是中国古代军事长官的一种,兴于三国,其后发展成为地方军事长官,明以后成为中央军事长官。民国初年各省也设有都督,兼管民政。
- 14 都中
- 都中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 dōu zhōng,是指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