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山遗址读音
金牛山遗址的意思
词语解释:
金牛山遗址
(1) 1974年在辽宁省营口金牛山发现的古人类文化遗址。分上下两层上层属旧石器时代晚期,下层为旧石器时期初期晚一阶段。1984年发现较完整的人类化石,命名为“金牛山人”
英
引证解释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金牛山遗址
金牛山遗址相关词语
- 1 三星堆遗址
- 夏商时代我国巴蜀地区的古代文化遗存。距今4800—4000年,因最早发现于四川广汉县真武村三星堆而得名。发现经系统规划的古城,大量金、铜、玉、象牙等珍贵文物。
- 2 周口店遗址
- 周口店遗址位于北京城西南房山区周口店镇,距北京市中心约50公里。周口店遗址是中国著名的出土古人类化石、文化遗物和古动物化石的史前遗址。这里曾生活着距今70万年至20万年前的“北京人”、距今20万至10万年左右的早期智人“新洞人”、距今3.85万至4.2万年前的“田园洞人”、距今3万年左右的“山顶洞人”。这些古人类、古文化和古脊椎动物化石地点,被统称为“周口店遗址”。
- 3 金粟山藏经纸
- 总长857.7厘米高27.8厘米,共由15张经纸粘接而成。 宋代《金粟山大藏阿毗达摩法蕴足论卷第一卷》 每纸长60厘米,幅幅纸心钤盖:“金粟山藏经纸”小红文长方印,并绘朱丝栏行界。金粟山(浙江省海盐县广惠惮院)藏经纸,乃宋代特有的著名纸品,此纸大约造於宋代熙宁至元丰年间(公元1068年至1085年),纸坊在苏州承天寺。系经楮树皮加工而成,专供寺院写经之用。其内外加蜡加砑使之硬,黄药濡染而发黄。兼因纸厚重,纹理粗,精细莹滑,久存不朽,甚为名贵。其内外加腊砑光工艺,乃宋代造纸业由笺纸生产发展过程中所创造之技法,与唐代的仅仅加腊使纸坚挺平滑、透明美观之法不同。故其不但书写效果尤佳,而且历经千年沧桑,纸面仍然黄艳硬韧,墨色如初,黝泽似漆。
- 4 锡铁山铅锌矿
- 中国目前储量最大的铅锌矿。在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北缘。1986年建成。为多金属矿床。铅、锌矿品位高,并伴生金、银、铜、锡等。建有选矿厂,并有专线连接青藏铁路。
- 5 捧着金碗要饭吃
- 思是装穷叫苦,或是比喻有良好条件却不能好好利用,无所作为。
- 6 假金方用真金镀
- 假金方用真金镀,比喻只有假的或劣质的东西才需装饰,以冒充真的或质量好的。
- 7 九牛二虎之力
- 九牛二虎之力,意为九头牛与两只虎的力气的相加。比喻其力大不可当。语出《列子·仲尼》:“吾之力者,能裂犀兕之革,曳九牛之尾。”后以“九牛二虎之力”比喻极大的力量。 元 郑光祖 《三战吕布》第三折:“兄弟,你不知他靴尖点地,有九牛二虎之力,休要放他小歇。” 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论》七:“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举行了十年的‘剿共’战争。”
- 8 犛牛
- 犛牛是世界上生活在海拔最高处的哺乳动物。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犛牛全身一般呈黑褐色,身体两侧和胸、腹、尾毛长而密,四肢短而粗健。犛牛生长在海拔3000米一5000米的高寒地区,能耐零下30℃一40℃的严寒,而爬上6400米处的冰川则是犛牛爬高的极限。中国犛牛占世界总数的85%,其中多数生长在西藏高原。
- 9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 《诗经·小雅·鹤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充满智慧,处于此语境下所醒世于人的用今日之俗语意为:“外来的 和尚好念经”之意。别座山上的石头,可以取来制作治玉的磨石;也可以用来制成美好珍宝。意思可引申为"借助外力,改己缺失。"注:应写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而非“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 10 雨中登泰山
- 《雨中登泰山》,散文。
- 11 三箭定天山
- 三箭定天山,典出《新唐书.薛仁贵传》:“诏副郑仁泰为铁勒道行军总管,时九姓众十余万,令骁骑数十来挑战,仁贵发三矢﹑辄杀三人,于是虏气慑,皆降……军中歌曰:'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后以“三箭定天山”谓大将武艺高强,声威服人。
- 12 遗俗絶尘
- 遗俗绝尘(yí sú jué chén):指超脱尘俗而避世隐居。出自 清·戴名世《和陶诗》序。
- 13 阿巴拉契亚山脉
- 阿巴拉契亚山脉位于美国东部,北美洲东部巨大山系, 是北美州东部众多山脉的统称,又称为阿巴拉契亚高地或阿巴拉契亚山系。从加拿大的纽芬兰和拉布拉多起绵亘于北美洲东部,向南至亚拉巴马州中部止,全长近3200千米,宽130~560千米呈东北-西南走向。在东部沿海地带和大陆内部广袤的低地之间形成一天然屏障,因而对大陆的殖民和开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英国最初的13个殖民地就建立在阿巴拉契亚山脉以东的北起新罕布什尔,南至乔治亚的狭长地带。
- 14 阿娇金屋
- 阿娇金屋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ā jiāo jīn wū,泛指美丽高贵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