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瑟读音
琴瑟的意思
词语解释:
琴瑟
(1) 比喻夫妻感情和睦
例
英
引证解释
⒈ 乐器,琴和瑟。亦偏指琴瑟的一种。
引《书·益稷》:“戛击鸣球,搏拊琴瑟以咏,祖考来格。”
晋陆机《拟西北有高楼》诗:“佳人抚琴瑟,纤手清且闲。”
琴,一本作“瑶”。 唐杜甫《锦树行》:“飞书白帝营斗粟,琴瑟几杖柴门幽。”
明梁辰鱼《浣纱记·见王》:“桐作琴瑟,音调和也。”
郭沫若《历史人物·隋代大音乐家万宝常》:“琴瑟的输入,大约在春秋初年。”
⒉ 指琴瑟之声,古人以之为雅乐正声。
引《荀子·非相》:“听人以言,乐於钟鼓琴瑟。”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统序科第》:“琴瑟不改,而清浊殊涂;丹漆不施,而丰俭异致。”
元方回《仇仁近百诗序》:“琴瑟具而滛哇退舍;衣冠正而强暴拱手。”
⒊ 弹奏琴瑟。
引《诗·周南·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后比喻夫妇间感情和谐。亦借指夫妇、匹配。 宋苏轼《答求亲启》:“许敦兄弟之好,永结琴瑟之欢。”
明王錂《春芜记·感叹》:“我年已逼桑榆,尔尚未谐琴瑟。”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竹青》:“且卿与僕,名为琴瑟,而不认一家,奈何!”
⒋ 比喻朋友的融洽情谊。
引三国魏曹植《王仲宣诔》:“吾与夫子,义贯丹青,好和琴瑟。”
南朝梁刘峻《广绝交论》:“心同琴瑟,言鬱郁於兰茝;道叶胶漆,志婉孌於塤箎。”
唐陈子昂《春夜别友人》诗:“离堂思琴瑟,别路遶山川。”
国语词典
琴与瑟两种乐器。
词语翻译
英语
网络解释
琴瑟
琴瑟造句
- 他们俩海誓山盟,愿永结琴瑟之好。
- 琴瑟调和,同心永结;鸾凤和鸣,比翼双飞。
- 夫妻间的争吵,琴瑟和谐,我们还是不劝为妙。
- 他们夫妇俩琴瑟相调,感情极好。
- 在最好的年龄谈了一次爱,结了一次婚,娶了一个老婆,一辈子琴瑟和鸣鹣鲽情深。
- 心存明月,月照九州,可知人生本无常?菊花正香,今夕昨昔相聚相离,琴瑟琵琶丝竹管弦,遍插茱萸,花中行乐月中眠,半醉半醒,谱写重阳喜庆的乐章。
- 李弘道与玉夕月第一次合作,却似乎默契天生,仿佛当真回到了古代,高山流水间,一男一女,琴瑟调和。
- 向来缘浅,奈何情深。已然情深,何惧缘浅。既然琴瑟起,何以笙箫默。
- 自古女子都希望自己能嫁个良人,自此琴瑟和鸣,举案齐眉,相伴一生,可是事实却不如想象般美好,开的浓烈的花总是谢的最早。
- 红烛红窗红装束,新房新户新人来。八千宾客欢声笑,双方父母开心颜。合欢之礼情悠远,琴瑟之音思无限。两颗真心锦罗帐,一片真情化春宵。祝君新婚快乐,一生恩爱。
琴瑟相关词语
- 1 琴心
- 喻柔情,儒雅。
- 2 琴棋书画
- 在古代,弹琴(多指弹奏古琴)、弈棋(大多指中国象棋和围棋)、书法、绘画是文人骚客(包括一些名门闺秀)修身所必须掌握的技能,故合称琴棋书画,即“文人四友”。今常表示个人的文化素养。
- 3 琴心剑胆
- 4 琴弦
- 弦乐器上激发声音的线,在一定的张力下,通过摩擦、弹击等手法激发弦振动,经过共鸣腔的放大,得到乐音,是弦乐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通常采用蚕丝、羊肠、金属、或长丝塑料纤维制成。
- 5 琴瑟和好
- 琴瑟和好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qín sè hé hǎo,意思是比喻夫妇情深和美。
- 6 琴断朱弦
- 琴断朱弦是一个成语,读音是qín duàn zhū xián,比喻妇女死掉丈夫。
- 7 琴剑飘零
- 琴剑飘零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qín jiàn piāo líng,意思是指文人潦倒失意,落拓四方。
- 8 琴歌酒赋
- 琴歌酒赋是一个成语,读音是qín gē jiǔ fù,意思是旧皆逸人、高士之事。
- 9 琴韵
- 2、弹琴的韵律。
- 10 琴瑟失调
- 琴瑟失调是一个成语,读音是qín sè shī tiáo,意思是为琴瑟演奏的不谐调。比喻政令不当,失去调节。也比喻夫妇不和。
- 11 琴瑟之好
- 琴瑟之好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qín sè zhī hǎo,比喻夫妇。琴瑟之好比喻夫妻间感情和谐。
- 12 琴鹤
- 释义是琴与鹤。
- 13 秦筝赵瑟
- 秦筝赵瑟(qín zhēng zhào sè)出自《代白紵舞歌词》,解释为名贵的乐器。
- 14 秦瑟
- 秦瑟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qín sè,是秦瑟古乐器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