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纸读音
烧纸的意思
词语解释:
烧纸
(1) 焚烧纸钱等
英
(2) 印出或刻出钱形的纸,祭死者时焚烧
英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烧纸钱”。焚化纸钱等以敬鬼神。
引宋俞文豹《吹剑录》:“唐王璵传:‘ 汉以来,丧葬皆瘞钱。后世俚俗稍以纸代钱为鬼事。’……此烧纸、抛珓、焚尸、挽歌之始也。”
宋杨万里《雨作抵暮复晴》诗之二:“南商北贾俱星散,古庙无人烧纸钱。”
《三国演义》第四九回:“瑜令捉至江边皂纛旗下,奠酒烧纸,一刀斩了蔡和。”
《儒林外史》第二八回:“今日是大太爷头七,小的送这三牲纸马到坟上烧纸去。”
巴金《家》二九:“你给鸣凤烧纸的时候,请你也给我烧一点。就当作我是个死了的人。”
巴金《家》二九:“他默默地看着她烧纸钱,并不眨眼睛。”
⒉ 指供人焚化以敬鬼神的纸钱。
引《水浒传》第十五回:“次日天晓,去后堂前面列了金钱、纸马、香花、灯烛,摆了夜来煮的猪羊、烧纸……六人都説誓了,烧化纸钱。”
老舍《四世同堂》四九:“老人教孙七点上香烛,焚化烧纸,他自己给小崔穿上衣裤。”
⒊ 引火用的纸卷。
引王统照《生与死的一行列》:“﹝刚二﹞便从腰里掏出一卷粗装烧纸,借了老祖父烟斗的馀火燃起来。”
国语词典
一种专供鬼神使用的纸钱,在纸上雕刻或印上钱形,以焚烧方可送达。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烧纸
烧纸造句
- 暮色中,有个老妇人在路旁烧纸,边烧边。。自语。
- 我想,父母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我们应该报答他们。烧纸其实是没有用的,我们应该在父母还健在时好好对待他们,不要等到失去了才知道珍惜。当失去时,我们才能体会到亲情是多么珍贵。
- 民间的说法,烧纸是给逝去的亲人送钱,既然是钱,就不宜在上面写字。应当在烧纸时祷告一下,神灵就会知道的。
- 十字路口南来北往之地,故在十字路口烧纸,期望可以通幽冥,文化角度来解释的话,古人普遍认为河水可以通幽冥。
- 晚上跟朋友逛街,看见一个人烧纸。
- 九月,严寒的冬关即将降临,人们开始添置冬装,他们也不忘在拜祭先人时烧纸衣,让先人在阴间过冬。这一来,重阳节便演变为扫墓及为先人焚化冬衣的节日。
- 小徒弟问我,清明节里你烧纸,送给谁呢?我告诉他,我烧给我自己,我要亲眼看见,所有的妄想到头不过一把灰。
- 清明节,祭祖先,烧纸钱,要小心,把火防,不愚昧,不铺张,要节省,讲文明,树新风,网祭奠,够时尚,很环保,有心意,则灵验。
- 记者了解到,茂名年例包括游神、木偶戏、摆醮、鸣铳炮、送瘟神、烧纸船等众多特色活动,但也有活动遭到冷遇无人问津。
- 清明节,故人地下生活艰辛困难,多烧纸钱,让故人不愁吃穿。清明节,新人地上生活幸福淡然,少赚些钱,心态自然快乐无边。祝新人故人,清明节各有各的快乐!
烧纸相关词语
- 1 烧春
- 烧春是汉语词语,形容春意浓重。
- 2 烧灯
- 烧灯,亦作“ 烧镫 ”。读音shāo dēng,汉语词汇,意思是点灯。
- 3 烧灯节
- 指元宵节。旧俗于正月十五晚张灯结彩,供人通宵观赏,故称。 宋 刘辰翁 《忆秦娥》词:“烧灯节,朝京道上风和雪。”
- 4 烧眉之急
- 烧眉之急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shāo méi zhī jí,意思是比喻非常迫切。出自《水浒传》。
- 5 烧料
- 烧料,指用含有硅酸盐的岩石粉末与纯碱混合,加上颜料,加热熔化,冷却后凝成的一种玻璃状物体。
- 6 烧角文书
- 烧角文书,拼音是shāo jiǎo wén shū,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示紧急而烧去封套一角的书信或文件。
- 7 烧锅子
- 烧锅子是一种面食小吃,属于甘肃永登地区农家经常食用的干粮之一,因它有自己的独特风味,故备受人们欢迎。
- 8 烧灰
- 烧灰即焚物使成灰,出自《礼记·月令》。
- 9 烧当
- 烧当,汉语词汇 ,拼音shāo dāng ,意指汉代西羌部族名。
- 10 烧掇
- 焚烧侵掠。《史记·张仪列传》:“中国无事, 秦 得烧掇焚杅君之国。” 司马贞 索隐:“谓焚烧而侵掠。”
- 11 烧汞
- 烧汞是一个汉语词汇,出自唐 陆龟蒙 《秋日遣怀十六韵寄道侣》,指道教徒用水银炼药。
- 12 烧胤
- 烧胤,汉语词汇,读音为shāo yìn,意思为遗火延烧。
- 13 烧夷
- 《汉书·田儋传》:“ 项羽 遂烧夷 齐 城郭,所过尽屠破。” 颜师古 注:“夷,平也。”
- 14 烧指
- 烧指:又称燃指。即燃烧手指,表示信仰之诚摰。佛教有以身体供养佛者,烧指即属此类,称为烧指供养,或燃指供养。据法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载,药王菩萨在过去世为一切众生喜见菩萨时,曾焚身以供养佛。故谓燃手指乃至一足趾供养佛塔,远胜以国城、妻子及三千大千国土、山林、河池、诸珍宝物供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