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司读音
藩司的意思
词语解释:
官名。南北朝时州刺史的别称。
官名。明清时布政使的别称。主管一省民政与财务的官员。
官名。明清时布政使的别称。主管一省民政与财务的官员。
引证解释
⒈ 官名。 南北朝时州刺史的别称。
引南朝梁沉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并求入奉灵櫬,藩司抑而不许。”
⒉ 官名。 明清时布政使的别称。主管一省民政与财务的官员。
引《儒林外史》第十九回:“访得潘自业本市井奸棍,借藩司衙门隐佔身体……毒害良民,无所不为。”
国语词典
南北朝时的州刺史。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藩司相关词语
- 1 藩台
- 明清时布政使的俗称。
- 2 藩翰
- 藩翰fān hàn,以“藩翰”喻捍卫王室的重臣。喻指藩国。指布政使。犹藩篱。比喻界域。
- 3 藩镇
- 藩镇,亦称方镇,是唐朝中、后期设立的军镇。藩是“保卫”之意,镇是指军镇;唐代朝廷设置军镇,本为保卫自身安全,唐玄宗为防止边陲各异族的进犯,大量扩充防戍军镇,设立节度使,共设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时称天宝十节度。
- 4 藩国
- 藩国:古称分封及臣服之国。
- 5 藩屏
- 释义:1、屏障。2、捍卫。3、.比喻卫国的重臣。4、比喻边防重镇。
- 6 藩臬
- 藩臬指藩司和臬司。明清两代的布政使和按察使的并称。
- 7 藩邸
- 藩邸,指诸侯的宅第。
- 8 藩库
- 藩库,拼音是fānkù,汉语词语,是清代布政司所属的粮钱储库。
- 9 藩臣
- 藩臣,读音fān chén,是汉语词语,解释为是指拥有封地或封国的亲王或郡王。
- 10 藩属
- 藩属,读音fān shǔ,汉语词语,旧指属国或属地。
- 11 藩镇割据
- 唐代藩镇节度使是以唐朝封疆大吏的资格自擅一方的,其财政基础依赖于国家的赋税收入,其武力凭借是法律上属于国家的军队——即所谓“官健”。藩镇里的那些割据藩镇既企图游离于中央集权之外,又不能彻底否定中央统治。唐代藩镇割据的社会基础是投身军戎充当职业雇佣军的破产农民和无业游民。
- 12 藩垣
- 释义:1、藩篱和垣墙。2、比喻卫国的重臣。3、比喻藩国、藩镇。
- 13 二十四司
- 二十四司:唐宋时期,负责具体行政事务和政令执行的尚书省分六部,其最高长官为尚书令(正二品),副长官为仆射(从二品),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其下六部尚书为正三品,六部副长官称侍郎(从三品),以下分司(曹),正副长官分别为从五品、从六品(即当今司局级)。六部下面有分设二十四司,处理相应的各项具体行政事务。
- 14 司鐸
- 司铎,指掌管文教,天主教神父的正式品位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