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读音
建言的意思
词语解释:
建言
1. 陈述(主张或意见)
英
2. 通过口头或文章提出的有益的意见。
引证解释
⒈ 指古语或古谚。
引《老子》:“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
严复《救亡决论》:“建言有之:天不变,地不变,道亦不变。以观化不审、似是实非之言也。”
⒉ 犹建白。
引《汉书·郊祀志下》:“禹(贡禹 )建言汉家宗庙祭祀多不应古礼,上是其言。”
宋曾巩《救灾议》:“有司建言,请发仓廩与之粟,壮者人日二升,幼者人日一升。”
《宣统三年九月十三日陆军第二十镇统制张绍曾奏折》:“自宜秣马厉兵,听候驱策,何敢妄干时政,越职建言。”
国语词典
建立文章的开端。
如:「知识分子应尽到为国家建言的责任。」
词语翻译
英语
网络解释
建言
建言造句
- 多听上司、长辈的训辞或建言。
- 对上司、长辈的训辞或建言多听听。
- 因此,当他知道天下有名的智者广成子在空同山时,他立刻前往拜候,希望能从广成子那儿得到一些建言。
- 在讨论会上,委员们踊跃发言,气氛热烈,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等话题积极建言献策。
- 为中国水泥工业的发展把脉会诊,建言献策。
- 其以中外群圣,建言所黜,儒道众智,发论是除。
- 不打横炮,不放空炮,不当马后炮;尽职而不越位、扎实而不浮躁、建言在先而不添乱。
- 作为广证恒生的首席经济学家,郑德珵在履行规定动作外,还为广州市经济领域做了大量建言献策的工作。
- 大家带着对代县的相亲、相恋,谋划代县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前景,大家以文化旅游的专业知识、专家思路建言献策,思路开阔,见解独特。
- 有业内人士建言,“成交量比价格更重要,应该有一个以成交量对房价进行加权的指数,并且其中还应包括存量房。”。
建言相关词语
- 1 建章宫
- 建章宫,中国古代宫殿建筑,是汉武帝刘彻于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建造的宫苑。武帝为了往来方便,跨城筑有飞阁辇道,可从未央宫直至建章宫。建章宫建筑组群的外围筑有城垣。宫城中还分布众多不同组合的殿堂建筑。
- 2 建制
- 【解释】[organizational system]国家机构或团体内的编制和系统。
- 3 建安骨
- 建安骨,指东汉建安年间(193-220)的诗文创作,曹操父子和王粲等“建安七子”所写诗文内容充实,语言质朴,风格刚健俊爽,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
- 4 建瓴
- 拼音:jiàn líng
- 5 建设性
- 建设性支出一般指国家或政府用于经济建设、尤其是基础建设方面的开支。
- 6 建安七子
- 他们对于诗、赋、散文的发展,都曾作出过贡献。建安七子与“三曹”往往被视作汉末三国时期文学成就的代表。
- 7 建木
- 传说建木是沟通天地人神的桥梁。伏羲、黄帝等众帝都是通过这一神圣的梯子上下往来于人间天庭。在广汉三星堆中出土的青铜神树上,有枝叶、花卉、果实、飞禽、走兽、悬龙、神铃等,专家认为,这种神树的原型,有可能就是建木。后“建木”在诗歌中用来泛指高大的树木。
- 8 建业
- 东汉建安十六年(211年),孙权将治所从京口迁往秣陵(今南京)。东汉建安十七年(212年),在金陵邑故址石头山筑城,名为石头城,作为驻军和屯粮之所,并改秣陵为建业,寓意“建立帝王之大业”(另一说为“建功立业”之意)。
- 9 建功立业
- 释义:建立功勋,成就大业。
- 10 建置
- 亦作“ 建寘 ”。 (1).扶植。《左传·昭公七年》:“吾子取州,是免敝邑於戾,而建寘丰氏也。”
- 11 建白
- 2、瓷器名称。
- 12 建鼓
- 《商颂》曰‘置我鞉鼓’是也。 魏 晋 以后,复 商 置而植之,亦谓之建鼓。 隋 唐 又栖翔鹭於其上,国朝因之。其制高六尺六寸,中植以柱,设重斗方盖,蒙以珠网,张以绛紫绣罗,四角有六龙竿,皆衔流苏璧璜,以五彩羽为饰,竿首亦为翔鹭,旁又挟鼙、应二小鼓而左右。然《诗》言‘应田县鼓’,则 周 制应田在县鼓之侧,不在建鼓旁矣。”
- 13 建築物
- 有别与建筑物,构筑物是没有可供人们使用的内部空间的,人们一般不直接在内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如烟囱、水塔、桥梁、水坝、雕塑等。
- 14 建安风骨
- 建安时期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的动乱和人民的苦难,抒发建功立业的理想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同时也流露出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的悲凉幽怨,意境宏大,笔调朗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其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艺术风格,文学史上称之为“建安风骨”或“魏晋风骨”。 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和女诗人蔡琰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被后人尊为典范。无论是“曹氏父子”还是“建安七子”,都长期生活在河洛大地,这种俊爽刚健的风格是同河洛文化密切相关的。 “风骨”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概念,自南朝至唐,它一直是文学品评的主要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