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地读音
冷地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寒冷的土地。 2.冷僻处所。
引证解释
⒈ 寒冷的土地。
引唐王建《寄崔列中丞》诗:“火山无冷地,浊流无清泉。”
⒉ 冷僻处所。
引《续资治通鉴·南宋理宗绍定五年》:“金主慰之曰:‘南渡后,国家比承平时,有何奉养!然叔父亦未尝沾溉;无事则置之冷地,无所顾藉,缓急则置于不测。’”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冷地
冷地相关词语
- 1 冷菜
- 冷菜是仅次于热菜的一大菜类,做法很多,形成冷菜独自的技法系统,按其烹调特征,可分为炮拌类、煮烧类、汽蒸类、膀、烧烤类、炸氽类、‘糖粘类、冻制类、卷酿类、脱水类等10大类,习惯上它与热菜烹调技法并列为两大烹调技法。
- 2 冷曹
- 冷曹,汉语词汇,读音为lěng cáo,意思为在京城僻静的衙门做官。
- 3 冷鼻凹
- 冷鼻凹是出自《对玉梳》的一个意为冷脸子的词语。
- 4 冷嘲热骂
- 冷嘲热骂,成语,出自郭沫若的《反正前后》,解释为尖刻的嘲笑和谩骂,读音是 lěng cháo rè mà。
- 5 冷古丁
- 冷丁。 魏巍 《我的老师》:“终于有一天,在上课的时候,也许我歪着头正看窗外的小鸟吧,或者是给邻座通报一件在当时看来是应当立刻通报的事情,总之,冷古丁地头上挨了重重的一鞭。”《当代》1981年第6期:“冷古丁,黑魆魆的树丛中,有两个人影在鬼祟地晃动
- 6 冷合合
- 形容寒冷。
- 7 冷灰爆豆
- 冷灰爆豆,读音lěng huī bào dòu,汉语成语,比喻方法不对,白费力气,典出宋·黄庭坚《翠岩真禅师语录序》。
- 8 冷摊
- 冷摊是汉语词语,拼音是lěng tān,指不引人注意的小摊。
- 9 冷汰
- 冷汰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lěng tài ,是指清静淡泊。
- 10 冷节
- 冷节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lěnɡ jié,意思是寒食节。在清明前一日。
- 11 冷害
- 冷害,农业气象灾害的一种,即作物在生长季节内,因温度降到生育所能忍受的低限以下而受害,造成农作物生理障碍,或结实器官受损,最终导致不能正常生长结实而减产的农业气象现象。某些作物受害后形态上无明显症状,不易发现,俗称“哑巴灾”。冷害发生时的日平均温度都在0℃以上,有时甚至可达20℃左右,因作物及其所处的发育期而异。同一种冷害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称谓。如水稻抽穗开花期的冷害发生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称秋季低温害,俗称“翘穗头”;发生在广东、广西地区时因值寒露节气,故称寒露风。
- 12 冷光
- 冷光,指荧光和磷光。这种光的热量极少。
- 13 冷鋒
- 冷锋是一个以邻家坏小子的形象诠释全新的军人。虽然有着“痞”的一面,但冷锋同时也是一名极其专业顶尖的军人,他是神枪手,反应敏捷赶超人类体能极限,战术高超头脑灵活,更有着极为鲜明的“中国特色”,即一身中国功夫。
- 14 冷热病
- 疟疾,俗称“冷热病”、“打摆子”,是疟原虫通过蚊子(按蚊)传播的人类最严重的寄生原虫感染性疾病。多在夏秋季发病,病人大都突然发冷、发抖,面色苍白,口唇与指甲发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