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形文字读音
楔形文字的意思
词语解释:
楔形文字
(1) 公元前三千多年美索不达米亚的苏马连人创造的文字,笔划像楔子,古巴比伦人、亚述人、波斯人都使用过
英
引证解释
⒈ 也叫钉头文字或箭头字。因笔画呈楔状,颇像钉头或箭头,故称。是西部亚洲的古代文字。约公元前三千年左右由美索不达米亚南部苏美尔人所创造。后来巴比伦人、 亚述人、 赫梯人、 波斯人等都曾使用这种文字记录自己的语言。
国语词典
西元一八四五年英国人拉雅(Layard)在古亚述帝国国都尼尼微发现,为古代西亚一带所普遍使用的文字。所知以居住在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人为最早使用者。以草茎和木头为笔,书写在湿软的泥砖上,笔画呈楔状,像钉头或箭头。故也称为「钉头文字」、「箭头文字」。之后的巴比伦人、亚述人、西台人等又相继沿用数个世纪。
词语翻译
英语
德语
法语
网络解释
楔形文字
楔形文字造句
- 文末附有有关古巴比伦时期基础知识的附录,并摘有原始楔形文字泥板文献数篇。
- 原稿可能是用赫梯语和当时国际通用的巴比伦楔形文字书写的,在赫梯首都哈吐沙什的档案库中发现有用巴比伦楔形文字书写的泥版复本。
- 其亚述藏品成了解读楔形文字的基础。而“罗塞塔石”的获得使得埃及象形文字之谜得以破解。
- 加之楔形文字又是一种表意文字,几个符号组合起来就形成一个新解释。
- 它们都是自源文字,且分别处于汉古文字系统和楔形文字系统发展的早期阶段。
- 从文字的类型看,楔形文字、埃及古文字、玛雅文字消失后,取而代之的都是拼音文字,只有汉字没有拼音化,它只是出现了笔画以及简化一类的变化。
- 它是译自原稿的副本,原稿可能是用赫梯语和当时国际通用的巴比伦楔形文字书写的。
- 楔形文字昭示了西方文明的起源,对楔形文字的研究和辩识是研究古代西亚文明的基础。
- 我还在一个不怎么起眼的角落里发现过一座公元前的古埃及石碑,上面刻满了楔形文字,令人悠然而发思古之情。
- 楔形文字是否也和甲骨擦身而过,都去参加一场古文明的盛会?
楔形文字相关词语
- 1 楔入
- 把楔子或钉子等尖利的东西钉到物体里面。比喻插入对方阵地。
- 2 蟹行文字
- 旧称 欧美各国的横写的拉丁语系文字。 黄葆桢《张星伯席上呈徐班侯先生》诗:“蟹行文字来瀛海,六籍笙簧白虎空。”亦省作“蟹文”。 梁启超《论中国人种之将来》:“吾尝在 湖南 ,见其少年子弟,口尚乳臭,目不识蟹文,未尝一读 欧西 之书,而其言论思想,新异卓拔。”
- 3 蟹行文
- 旧称欧美等国横写的拉丁语系的文字。
- 4 蟹行字
- 蟹行字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xiè xíng zì,是指蟹行文,指的是拼音语言。
- 5 蟹形字
- 即蟹行文。 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三篇一:“只有一位英文教员是 湖北 人,他一上讲堂便用英文来说话,写也写的一些旁行邪上的蟹形字。”参见“ 蟹行文 ”。
- 6 蟹文
- 旧称欧美各国的横写的拉丁语系文字。
- 7 新文化運動
- 1915年,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这次运动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传统礼教,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 8 新文
- 新文是汉语词语,拼音为xīn wén,释义为新近撰写的文章。
- 9 兴文匽武
- 兴文匽武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xīng wén diào wǔ,崇尚文治,偃息兵戎。
- 10 姓字
- 姓字 读音:xìng zì 汉语字词 出自《墨子·经说上》指姓氏和名字,犹姓名。
- 11 形形色色
- 形形色色,读音xíng xíng sè sè,汉语成语,形容事物种类繁多,各式各样。出自《列子·天瑞》。
- 12 形象
- 形象指能引起人的思想或感情活动的具体形态或姿态。形象在文学理论中指语言形象,即以语言为手段而形成的艺术形象,亦称文学形象。它是文学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特殊形态。也是作家的美学观念在文学作品中的创造性体现。
- 13 楔襚
- 泛指殡殓。
- 14 楔木炮
- 一种土炮。《解放日报》1943.7.8:“在党政军民的认真协助之下,他们都已用步枪、手榴弹、火枪、手枪、甚至土枪、楔木炮、独角牛等等新旧武器,把自己武装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