锣鼓读音
锣鼓的意思
词语解释:
锣鼓
(1) 铜锣与大鼓
英
(2) 泛指打击乐器
例
英
引证解释
⒈ 锣和鼓。泛指打击乐器。
引明郎瑛《七修类稿·诗文三·除夕元旦词》:“锣鼓儿童声聒耳,傍早关门,掛起新帘子。”
魏巍《东方》第四部第二二章:“这才又重打锣鼓另开张。”
⒉ 指这类打击乐器发出的响声。
引洪深《歌女红牡丹》第十五本:“红老板,你锣鼓没听真么?”
杨沫《花蕊》:“我嫌京戏锣鼓太响。”
国语词典
锣和鼓。泛指各种打击乐器。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锣鼓
锣鼓造句
- 这家乡镇企业被逼上绝路,重打锣鼓另开张,也许会出现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奇迹。
- 庆祝大会上彩旗飞舞,锣鼓喧天。
- 运动员冲刺的时候,运动场上响起了喧闹的锣鼓声。
- 感受运动的激情,激起锣鼓阵阵。
- 锣鼓一响,一群活泼的孩子争先恐后地去看热闹。
- 听到了锣鼓声,大伙儿一哄而起,向剧场涌去。
- 厂大门口,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职工们在欢庆劳模表彰会的召开。
- 锣鼓声,号角声,声声相应,在天空中震荡。
- 来自四面八方的科技人员都已到齐,这一课题研究的开台锣鼓就要敲响了。
- 外面送来锣鼓声,隐隐约约的,好像隔了一个世界。
锣鼓相关词语
- 1 锣鼓喧天
- 解释 喧:声音大。原指作战时敲锣击鼓指挥进退,后多形容喜庆、欢乐的景象。表示声音巨大,场面热闹。
- 2 鑼鼓
- 锣鼓:2018年拍摄电影
- 3 满鼓鼓
- 满鼓鼓是汉语词语,解释为满得鼓了起来。
- 4 蛮鼓
- 蛮鼓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mán gǔ,是指南方一种大鼓。也叫蜀鼓。
- 5 铓锣
- 铓锣、铓又称冬锣。因锣脐突起呈乳状(半球形),而又有乳锣、奶锣、包包锣之称。 是傣、景 颇、佤、阿昌、哈尼、德昂、布朗、拉祜、傈僳、独龙、基诺、怒、彝、纳西、回、布依、 土家、壮、苗、毛南、汉等族和克木人常用的敲击体鸣乐器。景颇族称崩,佤族称罗碰、格 龙孟,德昂 族称孟、巩蒙,独龙族称笼、冬等等。
- 6 梅花大鼓
- 2014年11月11日,梅花大鼓经国务院批准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7 闷在鼓里
- 被包在鼓里面。比喻受人蒙蔽,对有关的事情一点儿也不知道
- 8 蒙在鼓里
- 近义词 闷在鼓里
- 9 密锣紧鼓
- 密锣紧鼓一般比喻为配合某人的上台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气氛、声势。
- 10 打当面鼓
- (1) 比喻有话当面说,不背后议论 例 你怎么想就怎么说,噼哩啪拉,把什么都摆出来,打当面鼓,不敲背后锣,我就是喜欢这样的同志。——罗旋《南国峰烟》 英 speak in sb.'s presence
- 11 鸣天鼓
- 具体的操作方法是这样的:两手掌心紧按两耳外耳道,两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分别轻轻敲击脑后枕骨,共60下。然后掌心掩按外耳道,手指紧按脑后枕骨不动再骤然抬离,这时耳中有放炮样声响,如此连续开闭放响9下。以上算作1回。每次可作3回,每天可作3次。
- 12 鸣鼓而攻之
- 鸣鼓而攻之出自《论语》,鸣鼓:击鼓。攻:声讨。大张旗鼓的加以声讨。比喻宣布罪状,遣责或声讨。
- 13 锣锅
- 锣锅是军中用具。锅、锣两用:白天烧饭,晚间报更。
- 14 锣槌
- 锣槌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luó chuí,意思是敲锣用的有撞头的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