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珂读音
鸣珂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显贵者所乘的马以玉为饰,行则作响,因名。
2.指居高位。
2.指居高位。
引证解释
⒈ 显贵者所乘的马以玉为饰,行则作响,因名。
引南朝梁何逊《车中见新林分别甚盛》诗:“隔林望行幰,下阪听鸣珂。”
唐王昌龄《朝来曲》:“月昃鸣珂动,花连綉户春。”
明梅鼎祚《玉合记·言祖》:“只把细蕊轻挼,立倦鞦韆架,耳听鸣珂眼盼他。”
清陈梦雷《青青陵上柏》诗:“甲第亘长虹,拥节復鸣珂。”
⒉ 指居高位。
引明李东阳《重经西涯》诗之一:“岂谓鸣珂还故里,敢将华髮恋微官。”
清唐孙华《送宫恕堂北上》诗:“只今交旧尽鸣珂,推挽寧无一人佐。”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鸣珂
鸣珂相关词语
- 1 鸣皋
- 鸣皋是一种山名,位于今河南省嵩县东北,出自王昌龄 《送狄宗亨》诗。
- 2 鸣金
- 鸣金,汉语词语,是一种中国古代战争时作战行动信号方式,指进攻,停止或撤退。
- 3 鸣玉
- 鸣玉,出自《国语·楚语下》。
- 4 鸣盗
- 鸣盗,读音为mínɡ dào,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比喻卑微技能。
- 5 鸣金收兵
- 释义 用敲钲等发出信号撤兵回营。比喻战斗暂时结束。 鸣金,敲钲,古代作战收兵信号。
- 6 鸣凤
- 鸣凤,汉语拼音míng fèng,意思是《鸣凤记》,传奇剧本,为明代王世贞门客作,写杨继盛与严嵩斗争被害惨死的故事。
- 7 鸣啭
- 鸣啭:鸟类动物婉转地鸣叫,禽的鸣啭表现出一种复杂的学习过程,鸣禽学习鸣啭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在感觉学习期,幼鸟必须听到成鸟的鸣啭,并形成鸣啭模板记忆;在感觉运动学习期,鸣禽通过听觉反馈与模板匹配逐步建立稳定的鸣啭。在一些鸟中,特征性的鸣啭不是后天学会的,而是遗传的。但在另外一些鸟中,如燕、雀幼鸟,必须听到成年雄鸟的鸣啭才能学会。
- 8 鸣镝
- 释义:1、即响箭。矢发射时有声,故称。2、借指战乱。
- 9 鸣蛩
- 意思是指蟋蟀的叫声。
- 10 鸣琴
- “鸣琴而治”,鸣琴,指以礼乐教化人民,达到“政简刑清”的统治效果。旧时常用做称颂地方官的谀词。 出处 《吕氏春秋·察贤》:“宓子贱治单父,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做称颂地方官的谀词。
- 11 鸣叫
- 鸣叫,读音是míng jiào,汉语词语,指的是动物发出叫声。
- 12 鸣珂里
- 鸣珂里,汉字词语,拼音为míng kē lǐ,指贵人的居处。
- 13 鸣谦
- 2.谓态度谦恭。
- 14 鸣天鼓
- 具体的操作方法是这样的:两手掌心紧按两耳外耳道,两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分别轻轻敲击脑后枕骨,共60下。然后掌心掩按外耳道,手指紧按脑后枕骨不动再骤然抬离,这时耳中有放炮样声响,如此连续开闭放响9下。以上算作1回。每次可作3回,每天可作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