恚汗读音
恚汗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谓怨恨惶恐。
引证解释
⒈ 谓怨恨惶恐。 《新唐书·张建封传》:“﹝希烈﹞遣将杨丰齎伪赦二,畀建封、少游。丰至, 建封缚致军中,会中人来,对之斩其首,因送伪书于行在。
引少游闻之,恚汗不自处。”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恚汗
恚汗相关词语
- 1 恚悔
- 恚悔是一个词语,读音为huì huǐ,解释为悔恨。
- 2 恚忌
- 恚忌是汉语词汇,读音为huì jì,意思是愤怒嫉忌。
- 3 恚訾
- 怨恨毁谤。 明 王世贞 《序》:“已而游往中二三君子,以余称许之不至也,恚而私訾之……余不明时时有之,然乌可以恚訾力迫而夺也。”
- 4 记恚
- 怀恨,心中怨恨。 梁斌 《播火记》二八:“这时,他已经忘记是在战阵中,只记恚着 冯老兰 就在前面,他要去活捉他。”
- 5 浃背汗流
- 浃背汗流是一个成语,读音是jiā bèi hàn liú,形容十分惭愧或惶恐,同“汗流浃背”。
- 6 浃汗
- 浃汗,是汉语词汇,解释为遍身出汗。
- 7 绛汗
- 绛汗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jiàng hàn ,意思是血汗。
- 8 克汗
- 克汗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kè hàn,是指可汗。
- 9 库汗
- 【引证解释】 复姓。 唐 有 库汗勣 。见《通志·氏族五》。
- 10 媿汗
- 1.因羞愧而流汗。形容羞愧之极。
- 11 愧汗
- 愧汗,指羞愧得冒出了汗,形容羞愧至极。语出袁桷《络马图》:“愧汗绝足追奔尘。”
- 12 愧汗无地
- 惭愧得流汗,无地自容。
- 13 恚骂
- 恚骂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怒骂。
- 14 恚怨
- 【示例】《后汉书·皇后纪上·光武郭皇后论》:“郭后以衰离见贬,恚怨成尤。” 清 昭梿 《啸亭杂录·汤文正》:“明犹恚怨不释,命翁尚书叔元明章劾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