恚望读音
恚望的意思
词语解释:
怨望,怨恨。
引证解释
⒈ 怨望,怨恨。
引《后汉书·杨震传》:“丰等復恶之,乃请大将军耿寳奏震大臣不服罪,怀恚望。有詔遣归本郡。”
《三国志·魏志·鲍勋传》:“勛前在东宫,守正不挠,太子固不能悦,及重此事,恚望滋甚。”
《新唐书·朱宣传》:“宣以新有恩於全忠,故答檄恚望。”
国语词典
怨恨。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恚望
恚望相关词语
- 1 恚责
- 愤怒斥责。《后汉书·朱隽传》:“母既失产业,深恚责之。”《新唐书·王守澄传》:“ 泌 以金石进帝饵之,躁甚,数暴怒,恚责左右。”
- 2 恚愤
- 恚愤是一个词语,拼音huì fèn,是指愤怒。
- 3 恚怼
- 恚怼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huì duì,指怨恨。
- 4 恚目
- :“其种櫑葛,赨茎黄秀恚目。” 尹知章 注:“谓谷实怒开也。”
- 5 恚挞
- :“ 高祖 尝怒 世宗 ,於内亲加殴蹋,极口骂之,出以告 元康 。 元康 谏…… 高祖 从此为之惩忿。时或恚挞,辄曰:‘勿使 元康 知之。’”
- 6 恚碍
- 南朝 梁 萧子良 :“忍恶骂,无耻辱;忍挝打,无恚碍;忍贪欲,无爱著。”
- 7 恚惧
- :“既叛,不能无恚惧。”
- 8 恚忿
- 恚忿,是汉语词汇,拼音是huì fèn,是指愤怒。
- 9 恚刀
- 恚刀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huì dāo,意思是谓瞋心。因其能如刀之伤人,故称。
- 10 恚疾
- 恚疾,huì jí,怨恨,出处《后汉书·朱晖传》。
- 11 恚怨
- 【示例】《后汉书·皇后纪上·光武郭皇后论》:“郭后以衰离见贬,恚怨成尤。” 清 昭梿 《啸亭杂录·汤文正》:“明犹恚怨不释,命翁尚书叔元明章劾之。”
- 12 恚骂
- 恚骂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怒骂。
- 13 恚恨
- 解释为愤恨、怨恨。
- 14 恚嗔
- 恚嗔,读音huì chēn,汉语词语,指怨怒、仇恨等意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