黜远读音
黜远的意思
词语解释:
斥逐,疏远。
引证解释
⒈ 斥逐,疏远。
引《左传·襄公十三年》:“是以上下有礼,而谗慝黜远。”
《汉书·哀帝纪》:“敦任仁人,黜远残贼,期於安民。”
唐柳宗元《守道论》:“则又劝之以爵禄庆赏之美,惩之以黜远鞭扑梏拲斩杀之惨。”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黜远
黜远相关词语
- 1 黜位削地
- 贬降爵位,削减封地。
- 2 黜昏启圣
-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3 黜名
- 犹除名。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马介甫》:“学使案临,以劣行黜名。”
- 4 黜殡
- 黜殡,读作chù bìn,汉语词语,是指在内室殡敛,不居正堂。
- 5 黜兵
- 黜兵,读作chù bīng,汉语词语,是指罢兵。
- 6 黜斥
- chù chì
- 7 黜黑
-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七段:“天阴的很浓,门外黜黑黜黑。”
- 8 黜华
- 黜华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chù huá,指革除浮华。
- 9 黜废
- 黜废,读作chù fèi,汉语词语,是指废黜,贬退。
- 10 黜否
- 黜否,读作chù fǒu ,汉语词语,是指罢斥佞邪小人。
- 11 黜伏
- 黜伏,读作chù fú,汉语词语,是指斥退,降服。
- 12 黜典
- 贬降官员的典例。 宋 洪迈 《容斋三笔·判府知府》:“国朝著令,仆射、宣徽使、使相知州府者为判,其后改仆射为特进,官称如昔时。唯 章子厚 罢相守 越 ,制词结尾云:‘依前特进知 越州 。’虽曰黜典,亦学士院之误。”
- 13 黜幽
- 宋 王禹偁 《谢加上柱国表》:“伏念臣因缘薄技,遭遇昌辰, 承明 四入於直庐,才非润色, 淮 甸三移於郡印,政昧循良,方俟黜幽,敢期受宠。” 明 张居正 《考满辞加恩疏》:“兹当课绩,方俟黜幽,岂意圣慈,更加隆施。” 清 侯方域 《汤御史传》:“今察典欲黜幽, 宾尹 不黜,谁当黜者?”
- 14 黜辱
- 贬斥受辱;贬斥侮辱。《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战战兢兢,常惧黜辱,以增父母之羞,以益中外之累。” 南朝 梁 江淹 《建平王让镇南徐州刺史启》:“臣乏素能,或所不任,况在忧年,必取黜辱。” 洪深 《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第一章:“不可触犯人家的宗教,只有异教徒是不妨黜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