旰食读音
旰食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晚食。指事务繁忙不能按时吃饭。
2.泛指勤于政事。
3.多用于执政者、帝王等人的勤政。
2.泛指勤于政事。
3.多用于执政者、帝王等人的勤政。
引证解释
⒈ 晚食。指事务繁忙不能按时吃饭。
引《左传·昭公二十年》:“奢闻员不来,曰:‘ 楚君、大夫其旰食乎!’”
⒉ 泛指勤于政事。
引汉应劭《风俗通·过誉·司空颍川韩稜》:“今兴官尊任重,经略千里,当听讼侍祠,班詔劝课,早朝旰食,夕惕若厉。”
唐杜甫《送樊侍御赴汉中判官》诗:“至尊方旰食,仗尔布嘉恩。”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大陆>发刊辞》:“于是大陆之君臣,乃由此而旰食矣。”
国语词典
晚食。比喻勤劳做事,无暇吃饭。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旰食
旰食造句
- 他多次自励,只要能“救乱”,那怕是宵衣旰食,头上再添几许白发,也在所不计。
- 当今圣上忧国忧民,励精图治,事必躬亲,宵衣旰食,乃是中兴之主啊!
- 木婉清宵衣旰食、任劳任怨,昼夜守护在段誉身边。
- 他宵衣旰食,以求公正地处理狱案,总是无暇顾及婚事。
- 朕宵衣旰食,不敢妄自菲薄,今又得此良将,此天佑我大明。
- 基本上每个人都是发愤图强、宵衣旰食,卧薪尝胆。
- 霸主有旰食之忧,黎民怀荼毒之痛,戎首交并于中原,何遽笾豆之事哉!然“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
- 崇祯皇帝宵衣旰食,倒想振兴大明。
- 这是一个宵衣旰食励精图治的勤勉之君,可是其文化上的呆板,也让人难以忍受。
- 东迁栎阳以后,嬴师隰宵衣旰食励精图治,亲自率领秦国军队和魏国大军展开了长期恶战。
旰食相关词语
- 1 旰云
- 南朝 梁 萧统 《玄圃讲》诗:“旰云缘宇阴,晚景乘轩入。”
- 2 旰宵
- 天已晚才吃饭,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形容勤于政务。
- 3 旰食之劳
- 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 4 旰日
- 谓天晚。
- 5 旰昃
- 旰昃是一个词语,拼音gàn zè,天晚。多用于颂扬帝王勤于政事。
- 6 旰旰
- 1.盛貌。
- 7 旰烂
- 光耀明亮。
- 8 时食
- 时食,拼音为shí shí,汉语词汇,是指四季应时的食品。
- 9 易子而食
- 易:交换,子,指儿女。原指春秋时宋国被楚国围困,城内粮尽,百姓不忍心吃自己饿死的孩子,但是为了生存,俩家交换子女,作为自己的食物。后来用来形容灾民极其悲惨的生活。
- 10 易口以食
- 易口以食(yì kǒu yǐ shí):形容灾民极其悲惨的生活。出自 《新唐书·逆臣传上·安庆绪》。
- 11 易子食
- 见“易子而食 ”。
- 12 易子相食
- 父母交换子女来吃。由此引申指灾难中灾民的悲惨境况。
- 13 旰食宵衣
- 天色很晚才吃饭,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形容勤于政事。
- 14 日食不食
- 见于古书左慈传中的内容,形容事物并不像想象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