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斯蔑如简介
方斯蔑如的意思
解释:
方:比拟;斯:此;蔑:无。没有谁能够与此相比的。比喻人的高尚情操
出处:
《南齐书·高帝纪上》:“昔保衡翼殷,博陆匡汉,方斯蔑如也。”
语法:
方斯蔑如作谓语、分句;用于书面语。
示例:
《梁书·武帝纪》:“虽伊尹之执兹壹德,姬旦之光于四海,方斯蔑如也。”
方斯蔑如相关词语
- 1 安堵如常
- 像原来一样相安无事出处:《史记·高祖本纪》
- 2 如龙似虎
- 形容勇猛有活力。出处: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三十九回:“云气变幻无穷,倏忽如龙似虎。人情世态,大率相同。”语法:如龙似虎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马上的将官,纵如龙似虎,马倒了,都倒栽葱跌将下来。《西湖佳话·岳坟忠迹》
- 3 决断如流
- 决策判断就像江河下泻。形容处理问题果断敏捷。出处:《周书 斐汉传》:“汉善尺牍,尤便簿领,理识明赡,决断如流。”语法:决断如流主谓式;作谓语;形容处理问题果断敏捷。示例:他身为市长,每天要处理繁多的事务,由于决断如流,从未延误一件工作。
- 4 如不胜衣
- 胜:能承受,能承担。身体不能承受衣服的重量。形容身体瘦弱。也形容谦退的样子。出处:先秦 荀况《荀子 非相》:“叶公子高,微小短瘠,行若将不胜其衣然。”语法:如不胜衣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敷形貌眇小,如不胜衣,胆力劲果,超出时辈。(《南史 周敷传》)
- 5 有如大江
- 指着长江起誓以显示自己的诚意和可信。出处:《三国志·吴志·吴主传》:“若君必效忠节,以解疑议,登身朝到,夕召兵还,此言之诚,有如大江。”
- 6 如应斯响
- 形容反响极快。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9回:“那满招损、乖致戾的道理,如应斯响。”语法:如应斯响作谓语;形容反响极快。
- 7 如有所失
- 好象丢失了什么似的。形容心神不安的样子。也形容心里感到空虚。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德行》:“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南朝宋 刘孝标注:“怅然若有所失。”语法:如有所失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人的神态。示例:至暮,家人强挽以归,如有所失,意忽忽不乐。宋·洪迈《夷坚志甲志·永康倡女》
- 8 方外之人
- 方外:世外。原指言行超脱于世俗礼教之外的人。后指僧道。出处:庄周《庄子 大宗师》:“彼游方之外者也,而丘游方之内者也。”语法:方外之人偏正式;作宾语;指僧道。示例:侄女出家多年,乃方外之人,岂可擅离此庵。尚求伯母原谅。(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六回)
- 9 春江如练
- 清澈的江水,像一条白练一样。多指对江景的鸟瞰。
- 10 欢声如雷
- 欢呼的声音像雷一样响着。形容热烈欢乐的气氛出处:宋·陆游《太液黄鹄歌》:“须臾传召宴公卿,欢声如雷动天地。”语法:欢声如雷作谓语、定语;形容极其欢乐的气氛。示例: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67回:“只听得营里营外,欢声如雷。”
- 11 意气自如
- 比喻遇事神态自然,十分镇静。同“意气自若”。出处:《史记 李将军列传》:“会日暮,吏士皆无人色,而广意气自如,益治军。”语法:意气自如作谓语、定语;指人意态自如。示例:逮江上之变,生所携及留军用者,亡散累千金,再贫困而意气自如。清 吴伟业《柳敬亭传》
- 12 外圆内方
- 形容外表随和;内里刚直。圆:圆通;方:方正。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郅恽传》:“案延资性贪邪,外方内圆,朋党构奸,罔上害人。”语法:外圆内方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示例:他外圆内方,遇事沉着冷静,赢得了周围同事们的敬重。
- 13 春山如笑
- 形容春天的山色明媚。出处:宋·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训》:“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语法:春山如笑作谓语、宾语;指春天。
- 14 如芒刺背
- 见“如芒在背”。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七回:“心下踌躇,坐卧不安,如芒刺背。”语法:如芒刺背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示例:清·石玉昆《小五义》第五回:“叫张祥儿备酒,再亦吞吃不下,如坐针毡,如芒刺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