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敌不虞简介
乘敌不虞的意思
解释:
虞:料想。军事上指乘敌人懈怠,采取某种敌人预料不到的行动
乘敌不虞相关词语
- 1 道不同,不相为谋
- 比喻志趣不同的人不会在一起共事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道不同,不相为谋。”语法:道不同,不相为谋复句式;作分句;指志不同的人不能一起共事。示例:明明求财利,常恐困乏者,庶人之事也,故道不同,不相为谋。汉·杨恽《报孙会宗书》
- 2 无乎不可
- 犹无可无不可。谓听任。出处:鲁迅《彷徨·在酒楼上》:“他们的老子要他们读这些;我是别人,无乎不可的。”语法:无乎不可作谓语、定语;用于口语。
- 3 机事不密
- 谓泄漏机密。出处: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七卷:“常言机事不密祸先行。”语法:机事不密作谓语、宾语;指泄漏机密。示例: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41回:“谁知这魏家机事不密,传到了小献宝的耳朵。”
- 4 跼蹐不安
- 形容恐惧不安出处:《京本通俗小说 冯玉梅团圆》:“徐信闻言,甚跼蹐不安,将自己虞城失妻,到睢阳村店遇见此妇始末,细细述了。”语法:跼蹐不安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示例: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23回:“华甫弄得跼蹐不安,只得拉了定辉去咬耳朵。”
- 5 不追既往
- 对以往的过错不再追究出处:清 林则徐《谕各国商人呈缴烟土稿》:“闻该夷平日重一信字,果如本大臣所谕,已来者尽数呈缴,未来者断绝不来,是能悔罪畏刑,尚可不追既往。”语法:不追既往动宾式;作谓语;形容不计较过去的事情。示例:清·林则徐《谕各国商人呈缴烟土稿》:“闻该夷平日重一信字,果如本大臣所谕,已来者尽数呈缴,未来者断绝不来,是能悔罪畏刑,尚可不追既往。
- 6 攻其不备
- 趁敌人没有防备的时候;突然发动进攻。备:防备。其:他们。出处:孙武《孙子 计篇》:“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语法:攻其不备兼语式;作主语、定语;用于军事上。示例:两架战斗机从相反方向进入空城后,赵团长充分利用白云、阳光隐蔽自己,争取先发现敌机,以便攻其不备,先发制人。
- 7 取之不尽,用之有余
- 拿不完,用不尽。形容非常丰富,源源不断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94回:“你自己的家财取之不尽,用之有余……却是因何舍了自己的祖业,去住人家的不吉房廊?”语法:取之不尽,用之有余作宾语、定语、分句;形容数量多。
- 8 之死不渝
- 同“之死靡它”。出处:宋·苏辙《祭亡婿文逸民文》:“女有烈志,留鞠诸孤。赋诗《柏舟》,之死不渝。”语法:之死不渝作谓语、定语;指人忠诚。
- 9 怅怅不乐
- 形容懊恼不快乐的样子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
- 10 死不足惜
- 足:值得;惜:吝惜或可惜。形容不怕死或死得没有价值。出处:《宋史·苏洵传》:“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无所顾则知死之不足惜,有所恃则知不至于必败。”语法:死不足惜作谓语;形容不怕死。示例:妾一身死不足惜,但自蒙爱幸,身怀六甲,已两月矣。(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二回)
- 11 敬谢不敏
- 谢:推辞;敏:聪明。恭敬地表示不能接受或能力不够。表示推辞的客气话。出处:左丘明《左传 襄公三十一年》:“使士文伯谢不敏焉。”语法:敬谢不敏紧缩式;作谓语、补语;多作推辞做某事的婉辞。示例:假设我们要拿着“一个主义”的尺度来衡量人才,那我就敬谢不敏,实在连一打也找不到。(郭沫若)
- 12 摸门不着
- 指莫名其妙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一顿夹七夹八,骂的范进摸门不着。辞了丈人回来。”语法:摸门不着作谓语、状语;指莫名其妙。示例:他被她整得摸门不着。
- 13 远水救不得近火
- 比喻缓慢的救助不能解决眼前的急难。出处: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只是远水救不得近火,小兄其实等不得那从容的事了。”语法:远水救不得近火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比喻句。示例:如今远水救不得近火,就是我们再帮点忙,至多再凑了几百银子,也无济于事。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二回
- 14 以不济可
- 《左传·昭公二十年》:“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杜预注:“否,不可也。献君之否,以成君可。”后以“以不济可”指用否定错误意见的办法,帮助国君走上成功之路。不,同“否”。济出处:《左传·昭公二十年》:“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杜预注:“否,不可也。献君之否,以成君可。”语法:以不济可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营平(赵充国,封营平侯)皤皤,立功立论,以不济可,上谕其信。《汉书·叙传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