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柔并济简介
刚柔并济的意思
解释:
刚强的和柔和的互相配合
出处:
汉·王粲《为刘荆州与袁尚书》
成语造句
- 1.出门前做好换季保湿,披穿一抹刚柔并济的木质香气,两颊轻刷上半雾状的阳光肤底,用慕丝抓蓬不规则浏海的层次对比。
- 2.这种偏身的打法更加适合身材弱小的人群,可以在消卸对手进攻的同时,“借力打力”,从侧面攻击对手弱点,刚柔并济。
- 3.残阳剑法讲究的是刚柔并济,柔者刚之本,刚者柔之用,若欲极刚必力极柔,刚柔相济,这便是残阳剑法的要旨。
- 4.中国太极文化由来已久,韩国国旗是太极旗,我们最能领会阴阳相生、刚柔并济的古老哲理。
- 5.但是,相比华嫣高雅亦不失清新的气质,白嫩的肌肤,眉目如画的外貌,再配上时常穿着的职业劲装,让人感觉刚柔并济,引出一番动人心弦的感觉。
- 6.哈哈,也有你虎子不知道的武功啊……刚柔并济,柔化刚,刚破壮,攻守兼备,却又以守为攻,用敌人的力量打敌人,好好好!
刚柔并济相关词语
- 1 以柔克刚
- 用柔软的去克制刚强的。出处:三国 蜀 诸葛亮《将苑》:“善将者,其刚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以弱制强,以柔制刚。”语法:以柔克刚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示例:李连庆《风云急》:“他要拼老命,孤注一掷,我们则要忍耐,力避同敌人正面交锋,以柔克刚,在敌人的后方狠狠地打。”
- 2 优柔无断
- 优柔:迟疑不决;断:决断。指做事犹豫,缺乏决断出处:宋·魏庆之《诗人玉屑》第十卷:“又云‘杳杳烟波隔千里,白频香散东风起,日落汀洲一望时,愁情不断如春水。’观此语意,疑若优柔无断者。”语法:优柔无断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人不果断。
- 3 兼收并録
- 把不同的说法都一并载录下来。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答客问下》:“傳聞異辭,記載别出,不能兼收並録以待作者之決擇,而私作聰明,自定去取,則此次之業難于憑藉者四矣。”
- 4 柔远能迩
- 怀柔远方,优抚近地。谓安抚笼络远近之人而使归附。出处:《尚书·舜典》:“食哉惟时,柔远能迩,惇德允云。”语法:柔远能迩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政策等。示例:《南齐书·武帝纪》:“春颁秋敛,万邦所以惟怀;柔远能迩,兆民所以允殖。”
- 5 怀柔天下
- 使天下归服。怀柔:旧指统治者用政治手腕笼络人心,使之归服。
- 6 同心共济
- 亦作“同心协济”。谓齐心协力,克服困难。出处:宋·欧阳修《朋党论》:“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共济。”语法:同心共济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清·吴璿《飞龙全传》第58回:“吾与公以肺腑之交,为国家大将,同心共济,何用相疑?”
- 7 立地金刚
- 比喻人力大气壮,异常威武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14回:“马似掀天狮子,人如立地金刚。”语法:立地金刚作宾语、定语;指人勇武。示例:徐光耀《平原烈火》:“怎么,跑了十来里地?真是个立地金刚。”
- 8 血气方刚
- 形容年轻人精力正旺盛。血气:指精力;方:正;刚:旺盛。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季氏》:“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语法:血气方刚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示例:公子杨干,乃悼公之同母弟,年方一十九岁,新拜中军戎御之职,血气方刚,未经战阵。(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六十回)
- 9 鸾枭并栖
- 枭:鸱鸮,指恶鸟。鸾凤和鸱鸮一起停在一棵树上。比喻好坏混杂。出处:清·昭梿《啸亭杂录·续录·明史稿》:“至于李廷机与陈新甲同传,未免鸾枭并栖,殊无分晰,不如忠臣之分传也。”
- 10 一日并命
- 形容极受恩宠,一天之内并拜升迁之命。出处:《新唐书·赵宗儒传》:“时父骅迁秘书少监,德宗欲宠其门,使一日并命。”
- 11 并肩作战
- 密切配合,一起打仗。比喻团结合作,共同完成某项任务出处:柯岗《逐鹿中原》第四章:“我们第二野战军和第三野战军,要在中原地区并肩作战的意义和注意事项。”语法:并肩作战作谓语;指共同完成某项任务。示例: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第六章:“她需要有一个志同道合的人,和他说说心里的话,同他一块儿并肩作战。”
- 12 齐足并驰
- 驰:疾行,驰驱。并行前进,不分先后出处: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咸以自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语法:齐足并驰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 13 内柔外刚
- 内心柔弱,外表刚强。亦作“外刚内柔”。出处:《易经·否卦》:“内阴而外阳,内柔而外刚。”语法:内柔外刚作定语、状语;指人的个性。示例:她是一个内柔外刚的女子
- 14 济世安人
- 拯救时世,安定人民。出处:唐·刘禹锡《哭吕衡州》:“一夜霜风雕玉芝,苍生望绝士林悲,空怀济世安人略,不见男婚女嫁时。”语法:济世安人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安邦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