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善奉行简介
诸善奉行的意思
解释:
诸善:各种好事。佛教语,劝人多行善事。
出处:
《大般涅盘经》:“诸恶莫作,诸善奉行。”
诸善奉行相关词语
- 1 高山景行
- 高山:比喻道德崇高;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指值得效法的崇高德行。出处:《诗经 小雅 车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语法:高山景行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崇高德行。示例:虽德非君子,义无诗人,高山景行,私所仰慕。(三国 魏 曹丕《与钟大理书》)
- 2 行号卧泣
- 行走或躺卧时都在号呼哭泣。形容悲痛之极。出处:南朝·陈·徐陵《为贞阳侯答王太尉书》:“自皇家祸乱,亟积寒暄,九州万国之人,蟠本流沙之地,莫不行号卧泣,想望休平。”语法:行号卧泣作谓语、定语;用于悲伤的事。
- 3 善财难舍
- 善财:原为释迦牟弟子名,后取“善”之“爱惜”意,指“爱惜钱财”。舍:施舍。指人爱惜钱财,不愿施舍于人。常用来讥讽人非常吝啬。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2回:“菩萨骂道:‘你这猴子!你便一毛也不拔,教我这善财也难舍。”语法:善财难舍作谓语、定语;用于为人。
- 4 电照风行
- 如电光之照耀,如风之流动。比喻影响甚大。出处:南朝·梁·刘孝标《辩命论》:“电照风行,声驰海外。”语法:电照风行作宾语、定语;用于影响等。
- 5 独善吾身
- 同“独善其身”。出处:郭沫若《星空·孤竹君之二子》:“我在这高天厚地之中发誓宣明:我只能离群索居,独善吾身!”语法:独善吾身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个人修养。
- 6 改过从善
- 改正错误,决心向善。指去恶就善。同“改过迁善”。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七卷:“不知大舅怎生样劝喻,便能改过从善。如此可见好人原容易做的,只在一转念耳。”语法:改过从善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去恶就善。
- 7 一目五行
- 犹一目十行。出处:《辽史·杨遵勖传》:“天下之事,丛于枢府,簿书填委。遵勖一目五行俱下,判决如流。”语法:一目五行作谓语、状语;指看书非常快。示例:幼颖悟,读书一目五行,尝阅衡州《净居院碑》,文近千言,一览背诵无遗。《元史·许有壬传》
- 8 尽美尽善
- 尽:极。极其完善,极其美好。形容事物完无缺。同“尽善尽美”。出处:《论语 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语法:尽美尽善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做事。示例:於穆哀皇,圣心虚远。雅好玄古,大庭是践。道尚无为,治存易简。化若风行,民犹草偃。虽曰登遐,徽音弥阐。愔愔《云》《韶》,尽美尽善。《乐府诗集 郊庙歌辞八 歌哀皇帝》
- 9 各行各业
- 泛指所有的人所从事的各种行业出处:邓小平《办好学校,培养干部》:“过去我们想请各行各业开个名单,提高一些人的工资,说了好久,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没有实现。”语法:各行各业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各种行业。示例: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中册:“各行各业的茶会,犹如同业公所。”
- 10 诸子百家
- 诸子:指孔子、老子、庄子、荀子等;百家:指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各种学术思想派别的总称。后用来对我国先秦学术思想派别的总称。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语法:诸子百家联合式;作宾语、定语;指各种学术流派。示例: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对我国学术思想的影响是深远的。
- 11 一人善射,百夫决拾
- 古谚语,意思是为将者善战,其士卒亦必勇敢无前。比喻凡事为首者倡导于前,则其众必起而效之。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国语·吴语》:“夫一人善射,百夫决拾,胜未可成也。”语法:一人善射,百夫决拾作宾语、分句;用于评论一个集体。示例:清·康有为《大同书》辛部第12章:“夫一人善射,百夫决拾,众人好施,则风俗随之。”
- 12 失诸交臂
- 指当面错过机会。出处:见“失之交臂”。语法:失诸交臂作谓语、定语;形容当面错过机会。示例:这些往事,我今天来重提,只是表明我自己的遗憾。我与鲁迅的见面,真真可以说是失诸交臂。郭沫若《历史人物·鲁迅与王国维》
- 13 付诸东流
- 付:交给;诸:之于;东流:向东流的江河。投入滚滚东流的江河中;一去再不回来。比喻希望落空;前功尽弃。出处:清 梁启超《再驳某报之土地国有论》:“而前此勤劳贮蓄所得之结果,遂付诸东流。”语法:付诸东流偏正式;作谓语、定语;比喻希望落空,前功尽弃。示例:惜丙寅清水潭决,稿本付诸东流,故录其梗概于此。(清 黄钧宰《金壶七墨 鸳鸯印传奇始末》)
- 14 行步如风
- 行:走路。走路的步子快捷如飞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78卷:“服百日,雄气大至,语声寥亮,行步如风。”语法:行步如风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