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角之争简介
蜗角之争的意思
解释:
比喻为了极小的事物而引起大的争执。
出处: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十卷:“宋礼立裹之约,希蜗角之争。”
语法:
蜗角之争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
示例: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十卷:“宋礼立裹之约,希蜗角之争。”
蜗角之争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蜗角斗争
成语故事
- 传说古代有一只蜗牛的两个触角上有两个小国,左边的叫触氏国,右边的叫蛮氏国。两个国家因为争夺地盘而经常发生战争,有时竟伏尸百万,血流成河,造成民不聊生,怨声载道,蜗牛因此而丧失触觉功能
蜗角之争相关词语
- 1 鼠雀之辈
- 蔑视他人之词。谓鄙陋卑微之徒。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3回:“量鼠雀之辈,何足汗刀!”语法:鼠雀之辈作主语、宾语;用于口语。示例:这些鼠雀之辈,我们不必在意
- 2 出头之日
- 出头:摆脱困境等。指从困厄、冤屈、压抑的处境中摆脱出来的日子。出处:元·无名氏《庞娟夜走马陵道》第三折:“如今佯推风疾举发,白日里与儿童作戏,到晚间共羊犬同眠。不知几时才得个出头之日。”语法:出头之日作宾语;指翻身的日子。示例:叶赫那拉·图鸿《乾隆皇帝》第一章:“我老哈要有出头之日,还要讨支将令将你们一网打尽呢!”
- 3 一字之师
- 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指改正别人诗文中的一个字或纠正一个误读、误写的字。出处:明 张岱《与周伯戬之书》:“张乖崖以萧楚才为一字之师。”语法:一字之师偏正式;作宾语;指改正一个字的老师。示例:李明是我的同学,又是我的一字之师,我的好多作文都是经他手改的。
- 4 耳目之欲
- 欲:欲望。指耳听眼看,满足于享乐的欲望出处:汉 东方朔《非有先生论》:“务快耳目之欲,以苟容为度。”语法:耳目之欲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 5 不讳之门
- 讳:忌讳。指说话可以直言不讳的地方。出处:汉 刘向《说苑 君道》:“凡处尊位者必以敬下顺德,规谏必开不讳之门。”语法:不讳之门作主语、宾语;指忠言直谏之路。
- 6 盘龙之癖
- 指爱好赌博的恶习。出处:《晋书·刘毅传》记载:刘毅小名盘龙,好赌博,每次下注达数百万。语法:盘龙之癖作宾语;指爱好赌博的恶习。
- 7 大雅之堂
- 高雅的厅堂。比喻高的要求;完美的境界。出处:清 袁枚《与陈刺史虚斋》:“未登大雅之堂,还望刺史陶冶而成全之。”语法:大雅之堂偏正式;作宾语;常与登连用。示例:这些不登大雅之堂的雕虫小技,实无集印之必要,真像鲁迅先生所说的,让它随风而逝吧。
- 8 无形之中
- 9 桃李之馈
- 《诗·大雅·抑》:“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原谓互赠礼品,后引申指送礼,贿赂。出处:《诗·大雅·抑》:“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语法:桃李之馈作主语、宾语;指送礼。示例:明·归有光《河南策问对二道》:“吹毛求疵,诋欺无限,桃李之馈,集以成罪。”
- 10 倾危之士
- 比喻对国家和人民有很大危险的人出处:《史记·张仪列传》
- 11 后起之秀
- 秀:特异;优秀。指从后辈中成长起来优秀人物。出处:清 余怀《板桥杂记 丽品》:“崔科,后起之秀,目未见前辈典型,然有一种韶令之致。”语法:后起之秀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形容出类拔萃的人物。示例:我国体育事业迅速发展,涌现出了大量后起之秀。
- 12 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 把著作藏在名山,传给志趣相投的人。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诚以著此书,藏诸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现,虽万被戮,岂有悔哉。”语法:一个人做一部书,“~”,是封建时代的事,早已过去了。 ★鲁迅《准风月谈·序的解放》示例:一个人做一部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是封建时代的事,早已过去了。(鲁迅《准风月谈 序的解放》)
- 13 争论不休
- 讨论不出结果谁也不肯停下来示例:课堂上遇到难题,同学们常常争论不休。
- 14 陶朱之道
- 精通于理财的本领、学问,又被称为从商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