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中关五简介
马中关五的意思
解释:
犹言鲁鱼亥豕。
出处:
唐·颜真卿《干禄字书》序:“备存往制,笔削所误,抑有前闻,岂唯豕上加三,盖亦马中关五。”
语法:
马中关五作宾语、定语;指文字错误。
马中关五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鲁鱼亥豕
马中关五相关词语
- 1 千里之马
- 顾名思义,等同于千里马,指可以日行千里的马。
- 2 虱处裈中
- 裈:裤子。虱子躲在裤缝里。比喻世俗生活的拘窘局促。出处:晋·阮籍《大人先生传》:“汝独不见夫虱之处于裈之中乎!逃于深缝,匿乎坏絮,自以为吉宅。”语法:虱处裈中作宾语;指生活窘态。
- 3 士马精强
- 军粮充足,士气旺盛。出处:唐·陆贽《论关中事宜状》:“此四军者,皆声势雄盛,士马精强。” 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第五十回:“大王居万乘之尊,享千里之税;士马精强,诸侯畏服;四时贡献,不绝于庭,此万世之利也。”
- 4 从中作梗
- 在事情进行中,设置障碍,故意为难。出处:清·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是以粮道必应酬将军者,畏其从中作梗也。”语法:从中作梗作谓语;指故意为难。示例:是以粮道必应酬将军者,畏其从中作梗也。(清 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
- 5 中天之世
- 即盛世。 用以称赞帝王功德,古时多称尧舜禹三世为中天之世。出处:《后汉书·刘陶传》:“伏惟陛下年隆德茂,中天称号。”
- 6 汗马勋劳
- 汗马:战马奔驰出汗。指在战场上建立战功。现指对事业的辛勤贡献出处:清·吴梅《凤洞山》:“和衷共济祈公等戮力同心敌北兵,方能够汗马勋劳报圣明。”语法:汗马勋劳作宾语;形容战功。
- 7 戎马倥偬
- 形容军务繁忙。戎:古代兵器的总称;戎马;借指军事;倥偬;事多;繁忙。出处:清 百一居士《壶天录》:“然至于戎马倥偬,大势已烈,只手难撑,不得不以一死报国家。”语法:戎马倥偬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示例:然而于戎马倥偬,大势已烈,只手难撑,不得不以一死报国家。(清 淮阴百一居士《壶天录》)
- 8 日中必熭
- 熭,同彗,晒干出处:《六韬·文韬》
- 9 尝在围中
- 曾在被包围之中。
- 10 犬马之心
- 像犬马一样对主人忠心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三王世家》:“臣窃不胜犬马心,昧死愿陛下诏有司,因盛夏吉时定皇子位。”语法:犬马之心作宾语、主语;用于自谦。示例:宋·刘攽《知襄州谢上表》:“犬马之心以劳力,故能有养桑榆之景。”
- 11 五花八门
- 原指五行阵和八门阵。这是古代两种战术变化很多的阵势。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2回:“那小戏子一个个戴了貂裘,簪了雉羽,穿极新鲜的靠子,跑上场来,串了一个五花八门。”语法:五花八门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湖北的省政府在当时真正是一种鱼龙漫衍的“模范政府”,那个委员会五花八门地是什么人品都有。(郭沫若《革命春秋 北伐途次》)
- 12 眼中有铁
- 比喻军容整肃。出处: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陈世祖天嘉五年》:“春,正月,庚申朔,齐主登北城,军容甚整。突厥咎周人曰:‘尔言齐乱,故来伐之。今齐人眼中亦有铁,何可当耶!’”语法:眼中有铁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 13 悬牛头,卖马脯
- 脯:干肉。挂的是牛头,卖的是马肉干。比喻以次充好,以假乱真,名不副实出处:《晏子春秋·内杂篇》:“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县牛首于门,而卖马脯于内也。”语法:悬牛头,卖马脯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示例: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百官志》:“悬牛头,卖马脯,盗跖行,孔子语。”
- 14 五脊六兽
- 形容因有非分之想而忐忑不安。出处:老舍《四世同堂》:“这些矛盾在他心中乱碰,使他一天到晚的五脊六兽的不大好过。”语法:五脊六兽联合式;作定语;含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