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山四应简介
群山四应的意思
解释:
应:应和。四面群山纷纷响应。比喻一声号召,人们群起响应
出处:
朱自清《论标语口号》:“为的是‘发聋振聩’,是‘群山四应’,是人民的觉醒与起来。”
语法:
群山四应作宾语、定语;用于响应。
群山四应相关词语
- 1 楚歌四合
- 比喻四面被围,陷入孤立危急的困境。出处:唐·李白《拟恨赋》:“若乃项王虎斗,白日争辉。拔山力尽,盖世心违。闻楚歌之四合,知汉卒之重围。”语法:楚歌四合作宾语、定语;用于人的处境等。
- 2 应变无穷
- 应付事态发展变化,没有穷尽。出处:《荀子·王制》:“饰动以礼义,听断以类,明振毫末,举措应变而不穷,夫是之谓有原。”
- 3 海啸山崩
- 大海汹涌呼啸,高山崩裂倒塌。形容来势凶猛急速。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四回:“楚兵人人耀武,个个扬威,分明似海啸山崩,天摧地塌。”语法:海啸山崩作谓语、宾语;形容来势凶猛。示例:冯夷为虐,海啸山崩,毒龙战野,其目千灯。(清 黄宗羲《大方伯马公救菑颂》)
- 4 卓然不群
- 指超出常人。出处:《后汉书 刘虞传论》:“其能历行饬身,卓然不群者,或未闻焉。”语法:卓然不群作谓语、定语;指与众不同。示例:苟有卓然不群之士,不出户庭,潜志味道,诚宜优访以兴谦退也。晋 葛洪《抱朴子 逸民》
- 5 文山会海
- 形容文件会议多得泛滥成灾。出处:《人民日报》1988年11月26日:“机关干部解脱了文山会海之后,获得更多时间和精力,该是一件幸事。”语法:文山会海作宾语、定语;指行政事务太多。示例:张平《抉择》:“文山会海淹没了思维,酒池肉林埋葬了自我。”
- 6 零落山丘
- 零落:凋零,比喻死亡。指死后埋葬在山丘上出处:三国·魏·曹植《箜篌引》:“生在华屋处,零落归山丘。”语法:零落山丘作谓语、定语;指死亡。
- 7 南山可移,此案不动
- 南山:终南山;动:动摇。终南山可以移动,但已定下的案子决不能更改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终以为南山可移,此案不动。”语法:南山可移,此案不动作宾语、定语、分句;指已经定案。
- 8 应对如响
- 同“应答如响”。出处:《陈书·文学传·岑之敬》:“武帝亲自论难。之敬剖释纵横,应对如响,左右莫不嗟服。”语法:应对如响作谓语、状语;用于说话等。示例:《明史·汤胤嫧传》:“少保于谦召询古今将略及兵事,胤嫧应对如响。”
- 9 顾三不顾四
- 顾:照顾。顾到这儿顾不了那儿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8回:“以后可还再顾三不顾四的不了?以后可还单听叔叔的话,不听婶娘的话不了?”语法:顾三不顾四作谓语、定语;指顾此失彼。
- 10 举鼎拔山
- 能将大鼎举起,能将高山拔动。比喻力大气壮。出处:明·张四维《双烈记·虏骄》:“王基霸业今朝定,举鼎拔山盖世强。”语法:举鼎拔山作定语、宾语;指力大气壮。示例:执锐披坚领大兵,排兵布阵任非轻,身怀举鼎拔山力,独占东吴数百城。(明 无名氏《衣锦还乡》第一折)
- 11 拔山举鼎
- 形容力量超人或气势雄伟。出处:《秦并六国平话》卷下:“籍是时年方二十四,力敌万夫,有拔山举鼎之威。”语法:拔山举鼎作谓语、定语;形容力气大。示例:一个人被鸦片束缚住了,任你是拔山举鼎的英雄,铜浇铁铸的罗汉,只要烟瘾一发,顿时骨软精酥,连一些气力都没有。《黑籍冤魂》第一回
- 12 坐食山空
- 同“坐吃山空”。出处:明·王玉峰《焚香记·离间》:“常言道,坐食山空,宁出一斗,莫进一口。自从你来了,弄得我火尽油干。”语法:坐食山空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劝诫人。示例:司马文森《风雨桐江》第三章:“坐食山空,处境困苦,据说把老婆一点私蓄、首饰都吃光了。”
- 13 四海之内皆兄弟
- 世界各国的人民都象兄弟一样。“四海”指天下,全国。表示天下的人都像兄弟一样。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语法:四海之内皆兄弟复句式;作分句;含褒义。示例: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5回:“快休说这话;你我丈夫行事,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 14 山薮藏疾
- 比喻小毛病并不损害其整体的形象。出处:《左传·宣公十五年》:“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