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筲之徒简介
斗筲之徒的意思
解释:
斗:容器,1斗=10升;筲:竹器,1筲=12升。形容人的气量狭小,见识短浅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公孙刘田等传赞》:“斗筲之徒,何足选也。”
语法:
斗筲之徒作主语、宾语;指人的气量狭小。
英语翻译
- 英语:
a rice-bag
斗筲之徒相关词语
- 1 三寸不烂之舌
- 比喻能说会辩的口才。出处:元 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一折:“老儿放心,凭着我三寸不烂之舌,见了伍员,不怕他不来。”语法:三寸不烂之舌偏正式;作宾语;比喻能说会道,善于应付的嘴。示例:小生必须自去那里,凭三寸不烂之舌,说他们入伙。(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五回)
- 2 慢弛之阙
- 傲慢懒散的缺点。
- 3 指顾之际
- 指:用手指;顾:回头看。用手一指或回头一看的瞬间。比喻时间十分短暂出处:唐·李朝威《柳毅传》:“俄见碧山出于远波……指顾之际,山与舟相逼,乃有彩船自山驰来。”语法:指顾之际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 4 一己之见
- 指一个人的意见。出处:宋·周煇《清波杂志》卷八:“近时曾公端伯亦编皇宋百家诗选,去取任一己之见。”语法:一己之见作宾语;指个人的看法。示例:永乐间,儒臣奉敕纂修考订,悉取其不悖本旨者,录之天下。习学已久,洪谟乃以一己之见纷更,不许行。明·沈德符《野获编·科场·减场解元》
- 5 冒天下之大不韪
- 不韪:不是,错误。去干普天下的人都认为不对的事情。指不顾舆论的遣责而去干坏事。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十一年》:“犯五不韪,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宜乎?”语法:冒天下之大不韪动宾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示例:因为发令者敢于公开发此反革命命令,冒天下之大不韪,必已具有全面破裂和彻底投降的决心。(毛泽东《为皖南事变发表的命令和谈话》)
- 6 纤芥之疾
- 比喻不必在意的小毛病。出处:清·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臣》:“苟无系于社稷之存亡,则四方之劳扰,民生之憔悴,虽有诚臣,亦以为纤芥之疾也。”语法:纤芥之疾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就是纤芥之疾,我们也不能大意
- 7 千里之马
- 顾名思义,等同于千里马,指可以日行千里的马。
- 8 市井之臣
- 市井:古时称做买卖的地方。旧指城市里的老百姓。出处:《管子·小匡》:“处商必就市井。”《孟子·万章下》:“在国曰市井之臣,在野曰草莽之臣,皆谓庶人。”语法:市井之臣作宾语;指城市里的老百姓。示例:在国曰市井之臣,廛而不征,法而不廛。(清 平步清《霞外捃屑》卷四)
- 9 一面之说
- 只见过一面的交情。比喻交情很浅出处:汉·崔寔《本论》
- 10 阿保之功
- 阿保:保护养育。保护养育幼儿的功劳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丙吉传》:“是时掖庭宫婢则令民夫上书,自陈尝有阿保之功。”语法:阿保之功作主语、宾语;指父母的成绩。示例:每个父母都有阿保之功
- 11 吐凤之才
- 形容写作技巧极高。也比喻精于写作的人。
- 12 言之有据
- 说话和写文章有充分的证据或事实根据语法:言之有据作谓语、宾语;指说话和写文章有充分的证据。示例:写文章必须要言之有据,不要空发议论
- 13 不食之地
- 不食:不生产粮食。指不能耕种的土地。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上》:“我死则择不食之地而葬我焉。”语法:不食之地作宾语;同“不毛之地”。示例:山林、溪谷,不食之地。(《资治通鉴 周纪赧王四十二年》)
- 14 期颐之寿
- 期颐:百年。高寿的意思。出处:《南齐书·禇炫传》:“使渊作中书郎而死,不当是一名士邪!名德不昌,遂令有期颐之寿。”语法:期颐之寿作宾语;指高寿。示例: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席方平》:“今送汝归,予以千金之产,期颐之寿,于愿足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