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退荣辱简介
进退荣辱的意思
解释:
谓仕途的迁升或降职,荣耀或耻辱。
出处:
唐·白居易《答户部崔侍郎书》:“虽鵩鸟集于前,枯柳生于肘,不能动其心也;而况进退荣辱之累耶?”
语法:
进退荣辱作宾语、定语;用于官场等。
成语造句
- 1.诤言直谏型“愤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进退荣辱完全以民族振兴、国家强盛、社会和谐、人民幸福为皈依,丝毫没有个人私利的考量。
- 2.而若当地百姓是沉默的大多数,其评价对官员无实质性的影响,官员进退荣辱系于上级,仅仅依靠上级部门能了解种种复杂的原因并作出公正的判断,很难。
- 3.这些组或团无一不掌握着下面的一些“关节”,比如省委巡视组,可能就掌握着党员领导干部的评议、评价权,进退荣辱甚至就掌握在他们手中。
- 4.实际上,无论进退荣辱,离任时都悄悄地走,不惊官,不扰民,在典籍中,这几乎是贤良之士共同的行为准则。
- 5.活着要有主张,归根结底,就是忘却外在的束缚,追求内心的一种超越,进退荣辱,是非成败,全部挂碍于胸,获得属于自己的那份恬淡和真纯。
- 6.至于整个城市的得失成败、进退荣辱,为政者要在宏大层面上梳理,我们跑新闻的也要从公众的角度研判。
进退荣辱相关词语
- 1 进退中度
- 见“进退有度”。出处:《吕氏春秋·士容》:“客有见田骈者,被服中法,进退中度,趋翔闲雅,辞令逊敏。”语法:进退中度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 2 进退无所
- 前进后退均无容身之处。比喻处境困难。出处:明·孔迩《云蕉馆纪谈》:“妇怀孕十月已足,适至万山之门首而产,时将夜半矣,进退无所,不得已就于门下,以手扳门环生一女子。”语法:进退无所作谓语、定语;指走投无路。示例:清·珠泉居士《续板桥杂记·轶事》:“生负气出门,进退无所,踯躅于利涉桥上,将为抱石之谋。”
- 3 昼锦荣归
- 白天穿着锦绣衣服回归故里。比喻做官后重返家乡,非常荣耀出处:明·王彦贞《小桃红·西厢百咏》曲:“承恩亲自日边来,端的喝声采,昼锦荣归宠光大。”语法:昼锦荣归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4 颐指进退
- 颐指:以下巴动向示意。形容指挥人时的傲慢神态出处:《旧唐书·郭子仪传》:“麾下老将若李怀光辈数十人,皆王侯重贵,子仪颐指进退,如仆隶焉。”语法:颐指进退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5 进贤拔能
- 犹言进贤任能。出处:《魏书·任城王澄传》:“进贤拔能,重官人之举;标赏忠靖,旌养人之器。”语法:进贤拔能作谓语、宾语;指选用人才。
- 6 荣宗耀祖
- 为祖先增添光荣。旧指光耀门庭。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做官怕不是荣宗耀祖的事,我看见这些做官的都不见有甚好收场。”语法:荣宗耀祖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为祖先增添光荣。示例:高阳《胡雪岩全传·萧瑟洋场》:“‘昌大其门庭’,不就是我徐世昌才能荣宗耀祖吗?”
- 7 有进无退
- 只有前进,没有后退。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六十一回:“军中无戏言!吾二人当亲冒矢石,昼夜攻之,有进无退。”语法:有进无退作谓语、定语;指没有退路。示例:左右横排断后刀,有进无退退则杀。(清 黄遵宪《冯将军歌》)
- 8 妻荣夫贵
- 荣:荣耀。贵:显贵。指因妻子的显赫地位夫婿也能得到好处。参见“夫贵妻荣”。
- 9 主辱臣死
- 主:君主。君主蒙受耻辱,臣子只有以死报之出处:宋·张孝祥《代诸父祭伯父文》:“忠愤激发,肝胆轮囷,主辱臣死,臣敢爱身。”语法:主辱臣死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蔡东藩《五代史演义》第51回:“词勃然道:‘主辱臣死,奈何不救?’”
- 10 漂母进饭
- 漂母:在水边漂洗衣服的老妇。指施恩而不望报答。出处:唐·李白《溧阳濑水贞义女碑铭》:“鲁姑弃子,以却三军之众;漂母进饭,没受千金之恩。”语法:漂母进饭作宾语、定语;指施恩而不望报答。示例:唐·李白《溧阳濑水贞义女碑铭序》:“漂母进饭,没收千金之恩。”
- 11 知难而退
- 知道困难就退却下来。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八年》:“军志曰:‘允当则归。’又曰:‘知难而退。’”语法:知难而退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示例:尤其是因为在那一级里有三、四个“吵客”,弄得那位英文教员不得不知难而退。(邹韬奋《经历 新饭碗问题》)
- 12 退避三舍
- 后退九十里。比喻为避免冲突;向对方作出回避或让步。舍:古时行军;一舍为三十里。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三年》:“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语法:退避三舍补充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我说姊姊不过,只得退避三舍了。(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二回)
- 13 遗芬馀荣
- 比喻前人留下的盛德美名和功烈业绩。
- 14 蒲鞭示辱
- 对有过错的人用蒲做的鞭子抽打,只是为了使他感到羞耻,并不使他皮肉受苦。旧时用于宣扬官吏的所谓宽仁。出处:《快心编》第十回:“我若将此重棒责之,岂不是伤其肌肤,而使彼贻忧日后耶!古人有蒲鞭示辱则可矣。”语法:蒲鞭示辱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一卷:“汉刘宽责民,蒲鞭示辱;项仲山洁己,饮马投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