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阁龙楼简介
凤阁龙楼的意思
解释:
帝王居住的楼阁
出处:
南唐·李煜《破阵子》:“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
语法:
凤阁龙楼作宾语、定语;用于建筑物等。
示例: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65回:“琼阶玉宇随春丽,凤阁龙楼借日悬。”
凤阁龙楼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凤楼龙阙
成语造句
- 1.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 2.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
- 3.洛阳园囿,数天生丽质白牡丹以百计,或凤阁龙楼,上连霄汉;或剔透玲珑,姹紫嫣红。
- 4.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 5.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宵汉,玉树琼枝做烟罗,几曾识干戈。
- 6.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英语翻译
- 英语:
beautiful mansion
凤阁龙楼相关词语
- 1 生龙活现
- 形容描绘生动逼真出处:方志敏《可爱的中国·狱中纪实七》:“呈辞上说得生龙活现,不由你不核准。”语法:生龙活现作定语、状语;指逼真。示例:孙犁《小说杂谈》:“其表现手法,纯用描写,无分巨细,生龙活现,无一败笔。”
- 2 龙性难驯
- 比喻人的性格倔强出处:晋·颜延之《五君咏》
- 3 楼阁亭台
- 泛指高大富丽的建筑群。亭,有顶无墙的建筑物。出处:宋·周煇《清波别志》卷中:“煇幼年亦得一诗云:‘翠微寺本翠微宫,楼阁亭台数十重。’”语法:楼阁亭台作宾语、定语;指建筑物。示例:踟蹰无计,返而楼阁亭台,涉历几尽。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西湖主》
- 4 一世龙门
- 一世:一代;龙门:后汉时李膺有重名,后起的文人有登门拜访的,称之登龙门。称文人所崇仰的人物。出处:《世说新语·德行》:“李元礼风格秀整,高自标持,欲以天下名教是非为己任,后进之士,有升其堂者,皆以为登龙门。”《晋书·王衍传》:“朝野翕然,谓之‘一世龙门’矣。”语法:一世龙门作宾语、定语;称一时春风得意的人物。示例:《晋书·王衍传》:“朝野翕然,谓之‘一世龙门’矣。”
- 5 文炳雕龙
- 炳:形容有文采;雕龙:擅长写文章。文章写得很出色,极富文采出处:《魏书·高允传》:“质侔和璧,文炳雕龙,耀天邑,衣锦旧邦。”语法:文炳雕龙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6 龙斗虎争
- 比喻势均力敌的各方之间,斗争或竞赛十分激烈。出处:汉·班固《答宾戏》:“于是七雄虓阚,分裂诸夏,龙战虎争。”
- 7 潜龙伏虎
- 潜藏的蛟龙,潜伏的猛虎。比喻人才尚未被擢用。出处:明·何文焕《双珠记·西市认母》:“今日里笔生香,冠礼闱,似潜龙伏虎际风云会。”语法:潜龙伏虎作宾语、定语;比喻未受赏识的人才。
- 8 虎卧龙跳
- 形容字势雄浑超逸。出处:南朝 梁 袁昂《评书》:“王右军书,字势雄强,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故历代宝之,永以为训。”语法:虎卧龙跳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字势雄强超逸。示例: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6回:“写得来虎卧龙跳,钦派阅卷大臣把他优定在前十本以内。”
- 9 龙争虎战
- 同“龙争虎斗”。出处:宋·孙光宪《河传》词:“龙争虎战分中土,人无主,桃叶江南渡。”语法:龙争虎战作谓语、定语、分句;指斗争激烈。示例:《秦并六国平话》上卷:“春秋五伯之后,又有战国七雄,天下龙争虎战,干戈涂炭,未肯休歇。”
- 10 龙跳虎卧
- 比喻文笔、书法纵逸雄劲。出处:南朝 梁 袁昂《古今书评》:“萧思话书走墨连绵,字势屈强若龙跳天门,虎卧凤阁。”语法:龙跳虎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比喻文笔、书法纵逸雄劲。示例: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取隋》:“灵庆池则有腾掷之势,略见龙跳虎卧气象,尤为妙品。”
- 11 凤泊鸾飘
- 比喻有才之人不得志,飘泊无定出处:清 全祖望《序》:“然而凤泊鸾飘,漫漶怀中之刺。”语法:凤泊鸾飘联合式;作补语、定语;指怀才不遇,飘浮不定的人。示例:凤泊鸾飘吾辈事,未须憔悴诉生平。柳亚子《重题》诗
- 12 龙隐弓坠
- 旧时比喻皇帝死出处:《史记·封禅书》
- 13 神龙失势
- 势:地位和权力。比喻失去地位和权力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隗嚣传》:“要之,鱼不可脱于渊,神龙失势,即还与蚯蚓同。”语法:神龙失势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14 驭凤骖鹤
- 驾凤骑鹤。指仙道飞升。出处:唐·吴融《和皮博士赴上京观中修灵》诗:“鹤驭已从烟际下,凤膏还向月中焚。白云乡路看看到,好驻流年翊圣文。”语法:唐武宗嗣历改元会昌。爱~之仪。薄点黑降龙之教。乃下郡国毁庙塔令沙门复。 ★《神僧传》卷九示例:唐武宗嗣历改元会昌。爱驭凤骖鹤之仪。薄点黑降龙之教。乃下郡国毁庙塔令沙门复。《神僧传》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