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信必罚简介
赏信必罚的意思
解释:
形容赏罚严明。
出处: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信赏必罚,其足以战。”
赏信必罚相关词语
- 1 国家将兴,必有祯祥
- 祯祥:吉兆。国家兴盛必定有某种征兆出处: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语法:国家将兴,必有祯祥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三国志通俗演义·司马懿破公孙渊》:“‘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主公当避凶就吉;今若背反,必丧身矣。”
- 2 直木必伐
- 直木:笔直的树木;伐:砍。成材的树必被砍伐。比喻正直的人容易招怨。出处:《逸周书·周祝》:“甘泉必竭,直木必伐。”《庄子·山木》:“是故其行列不斥,而外人卒不得害,是以免于患。直木先伐,甘井先竭。”语法:直木必伐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 3 日中必彗
- 彗:晒干。太阳到中午正好晒东西。比喻做事应该当机立断,不失时机。出处:《六韬 守土》:“日中必彗,操刀必割。”语法:日中必彗紧缩式;作谓语、补语;比喻做事要及时。
- 4 昂首信眉
- 形容意气昂扬,不随波逐流出处:《汉书·司马迁传》
- 5 既有今日,何必当初
- 既然现在后悔,当初为什么要那样做?出处:《五灯会元·天衣怀禅师法嗣·惠林宗本禅师》:“曰:‘中下之流,如何领会?’师曰:‘伏尸万里。’曰:‘早知今日事,悔不慎当初。’”语法:既有今日,何必当初作谓语、分句;用于数落人。示例:宝玉在身后面叹道:“既有今日,何必当初?”(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八回)
- 6 赏信罚明
- 同“赏罚分明”。出处:《新唐书·李光弼传赞》:“遭禄山变,拔任兵柄,其策敌制胜不世出,赏信罚明,士卒争奋,毅然有古良将风。”语法:赏信罚明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7 请功受赏
- 请求评定功绩给予奖励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3回:“请这一杯酒,明日与令堂拜寿之后,就有陈达、牛金与兄长请功受赏。”语法:请功受赏作谓语;用于口语。
- 8 再实之根必伤
- 一年之内再度结果的树,根必受伤。比喻过度幸运,反而招致灾祸。出处:《淮南子 人间训》:“再实之根必伤,掘藏之家必有殃。”语法:再实之根必伤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 9 将欲取之,必姑予之
- 姑:暂且。要想夺取他一些什么,得先给予他一些什么出处:战国·韩·韩非《韩非子·说林》:“《周书》曰:‘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予之。’”语法:将欲取之,必姑予之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处事。
- 10 至信辟金
- 至信:最信实,最真诚;辟:排除;金:古人用作信物的金玉之类。指最大的诚信无需借用金玉之类的信物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庚桑楚》:“至仁无亲,至信辟金。”语法:至信辟金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1 拟人必以其伦
- 拟:比拟;伦:同类。指比拟某人或某事,一定要用同类或同等的人和事物出处:唐·刘知畿《史通·叙事》:“洎乎中代,其体稍殊,或拟人必以其伦,或述事多比于古。”语法:拟人必以其伦作宾语、定语;用于说话或写作等。
- 12 讷直守信
- 讷直:言语迟钝,品格正直;守信:遵守信用。指人纯朴憨厚,不善辞令。出处:《南史·郭祖深传》:“饰口利辞,竞相推荐;讷直守信,坐见埋没。”
- 13 履信思顺
- 笃守信用,思念和顺。出处:《周易·系辞》:“履信思乎顺,又以尚贤也,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也。”语法:履信思顺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后主传》:“履信思顺,以享左右无疆之休。”
- 14 先悉必具
- 纤悉:细微详尽。细微详尽,全都载明。出处:明 归有光《上宋明府书》:“律于发冢之条,如知情买卖器物砖石、薰猩平园之类,纤悉必具。”示例:凡促织之态貌性情,先悉必具。明 袁宏道《蓄促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