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在笔先简介
意在笔先的意思
解释:
指构思成熟;然后下笔。
出处:
晋 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意在笔前,然后作序。”
语法:
意在笔先补充式;作主语、谓语;用于文章。
示例:
所谓沈郁者,意在笔先,神余言外。(清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
成语造句
- 1.中国画讲究意在笔先,立意是总纲。
- 2.反复推敲,做到心中有数,意在笔先。
- 3.正因为意在笔先,所以能下笔如神。
- 4.我们常常讲“意在笔先”“笔断意连”。
- 5.中国古代造园师运匠心于一山一石,一草一木,注情于一亭一榭,一峰一峦,意在笔先,精巧地运用虚实景素,巧妙构思,合理布局,创造出了一大批富有诗情画意的园林精品并立于世界园林之林。
- 6.烟云变灭,林泉点缀,草草而成,不失天真。意在笔先,正是古人作画妙处。
意在笔先相关词语
- 1 如芒在背
- 形容极度不安。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霍光传》:“宣帝始立,谒见高庙,大将军光从骖乘。上内严惮之,若有芒刺在背。”语法:如芒在背动宾式;作谓语、状语、定语;含贬义。示例:古华《芙蓉镇》第四章:“真是如芒在背,如剑悬颈。”
- 2 才高意广
- 意:意愿;理想;广:广阔;远大。才学很高;志向远大;却难于成就大事业。出处:明 胡震亨《唐音癸签》:“大抵才高意广,如孔北海(孔融)之徒。”语法:才高意广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才能很高,理想远大。示例:妖由人兴,象由心造。才高意广,翻以好异陨生。(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如是我闻二》)
- 3 快心满意
- 见“快心遂意”。出处:《豆棚闲话·藩伯子散宅兴家》:“说到伤心之处,恨不在地下挖他做官的起来,像伍子胥把那楚平王鞭尸三百,才快心满意哩。”语法:快心满意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人的心情。
- 4 半心半意
- 半:不完全。不充分地或不完全地,不十分热心地,只是敷衍应付出处:毛泽东《坚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语法:半心半意作谓语、宾语、状语;指应付。示例:咱们做事不要半心半意
- 5 如鲠在喉
- 鱼骨头卡在喉咙里。比喻心里有话没有说出来,非常难受。出处:汉·许慎《说文解字》:“鲠,食骨留咽中也。”段玉裁注:“韦曰:‘骨所以鲠,刺人也。’忠言逆耳,如食骨在喉,故云骨鲠之臣。《汉书》以下皆作骨鲠,字从鱼,谓留咽者鱼骨较多也。”语法:如鲠在喉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的处境等。
- 6 先务之急
- 指最先急于要做的事情语法:先务之急作主语、宾语;用于处事。示例:先务之急就是控制局面,稳定就是一切
- 7 言不尽意
- 言:说的话;尽:完全。指说的话不能表达全部的意思。多用于信的末尾。出处:《周易 系辞上》:“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语法:言不尽意主谓式;作谓语、宾语;用于书信末尾。示例:朱自清《诗文评的发展》:“而道家不信赖语言,以为'言不尽意',所以崇尚'无端崖之辞'。”
- 8 意气相许
- 意气:志趣和性格。指志趣和性格相同的人彼此投合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40回:“沈炼道:‘大丈夫意气相许,哪有贵贱?’”语法:意气相许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情趣相同。
- 9 得意自鸣
- 鸣:表达。自以为了不起,表示很得意出处:清·陈琅《玉狮堂传奇·回流记·罢宴》:“笑他井底响繁蛙,得意自鸣,甘居人下。”语法:得意自鸣作谓语、定语、状语;指自以为是。
- 10 笔翰如流
- 指文笔快捷无滞。出处:《晋书 陶侃传》:“远近书疏,莫不手答,笔翰如流未尝壅滞。”语法:笔翰如流作谓语、定语;指人的文笔。
- 11 养军千日,用在一朝
- 指长期供养、训练军队,以备一旦用兵打仗。出处:《秦并六国平话》卷上:“王贲启奏曰:‘告陛下,养军千日,用在一朝。’”元 高文秀《渑池会》第三折:“主公,可不道,养军千日,用在一朝。为臣子要尽忠报国也呵!”语法:养军千日,用在一朝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军事等。示例:自古养军千日,用在一朝。臣等呵,无能灭虎狼,无能灭虎狼,空愧熊罴将。清 洪昇《长生殿 献饭》
- 12 物必先腐而后虫生
- 东西总是自身先腐烂,然后虫子才可以寄生。比喻自己先有弱点而后为外物所侵害。
- 13 润笔之资
- 为人作诗文书画所得的报酬出处: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四卷:“以物求文,谓之润笔之资;因文得钱,乃曰稽古之力。”语法:润笔之资作宾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0卷:“他两个便将五钱银子,送秀才做润笔之资。”
- 14 意出言外
- 意思或含义表现于语言、文辞上。出处:唐·王度《古镜记》:“二人坐,与绩谈久,往往有异义出于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