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弦弄管简介
调弦弄管的意思
解释:
弦:弦乐器;管:管乐器。弹拨吹奏乐器
出处:
明·杨柔胜《玉环记·玉箫叹怀》:“调弦弄管,持觞举杯;吟风咏月,朝东暮西。”
语法:
调弦弄管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音乐。
示例:
刘斯奋《白门柳·鸡鸣风雨》第九章:“屏风边上,还站着几个乐师,在那里调弦弄管,给他们伴奏。”
英语翻译
- 英语:
play string and wood instruments
调弦弄管相关词语
- 1 朱弦玉磬
- 弦:乐器上的丝弦;磬:古代一种打击乐器。指用弦乐器和打击乐器合奏的优美音乐出处:唐·刘禹锡《令狐相公见示杨少尹赠答兼命继声》诗:“两首新诗百字余,朱弦玉磬韵难如。”语法:朱弦玉磬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2 调和阴阳
- 谓使阴阳有序,风调雨顺。旧多指宰相处理政务。出处:《汉书·贡禹传》:“调和阴阳,陶治万物,化正天下,易于决流抑队。”语法:调和阴阳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示例:臣蒙恩备台辅,不能奉宣政化,调和阴阳。《后汉书·杨震传》
- 3 瑟调琴弄
- 比喻夫妇感情融洽。出处:语出《诗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语法:瑟调琴弄作谓语、定语;用于夫妻之间。示例:想那日瑟调琴弄,叹中途付与东风。《群音类选·》
- 4 韦弦之佩
- 韦:熟牛皮,弦:弓弦。原指西门豹性急,佩韦自戒;董安于性缓,佩弦自戒。原形容随时警戒自己。后常比喻有益的规劝。出处:《韩非子·观行》:“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缓己;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故佩弦以自急。”语法:韦弦之佩作宾语;指有益的规劝。
- 5 调虎离窠
- 调:调动,引诱;窠:动物的巢穴。比喻用计使敌方离开有利的地方,以便乘机行事出处:明·郭勋《英烈传》第73回:“天已大明,李文忠把大队人马,径抵应昌城外安营。此是刘军师这调虎离窠之计。”语法:调虎离窠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等。
- 6 说是弄非
- 见“说是谈非”。出处:《解放日报》1943.1.23:“从‘老好人’薛××的眼里,以为大家又在说是弄非了。”语法:说是弄非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7 弄粉调脂
- 调:调和;脂:胭脂。指以脂粉妆饰容颜出处:《货郎旦》第四折:“我本是穷乡寡妇,没什的艳色娇子,又不会卖风流弄粉调脂,又不会按宫商品竹弹丝。”语法:弄粉调脂作谓语、宾语;多用于女性。
- 8 弦外有音
- 弦乐器的弦上发出的声音以外还有声音。比喻话语中另有间接透露、没有明说的意思。出处:南朝 宋 范晔《狱中与诸甥侄书》:“然至于一绝处,亦复何耶!其中体趣,言之不尽。弦外之意,不知所从而来。”语法:弦外有音主谓式;作谓语、宾语、状语;用于人。示例: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其中一个秃头顶的人,过去是行政科长,弦外有音地说:'老厂长,别看你把我们忘了。'”
- 9 翻唇弄舌
- 翻:反转;弄:戏耍。传闲话,弄是非。指用花言巧语搬弄是非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56回:“第一要才学,第二就要人品了,又要好相处,没些说是说非,翻唇弄舌,这就好了。”语法:翻唇弄舌作宾语、定语;指传是非。示例: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0卷:“活的也说得死了去,是一个翻唇弄舌的婆娘。”
- 10 调嘴调舌
- 见“调嘴弄舌”。出处:《金瓶梅词话》第四八回:“打的经济鲫鱼般跳。骂道:‘怪短命!谁和你那等调嘴调舌的!”语法:调嘴调舌作谓语、宾语;指搬弄是非。示例:你们调嘴调舌的搞什么鬼呀?王镇《枪》第四幕
- 11 抟砂弄汞
- 比喻枉费力气,无法管束。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五回:“这泼猴枉自也拿他不住,就拿住他,也似抟砂弄汞,捉影捕风。”
- 12 多管闲事
- 没有必要而插手管别人的事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四十四回:“你这人好生无礼。谁叫你多管闲事?”语法:多管闲事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瞎操心。示例:有人当街随地吐谈,我去阻止,难道是多管闲事吗?
- 13 众口难调
- 众人的口味很难调配恰当。比喻难以让所有的人都满意。调:调理;调配。出处:宋 欧阳修《归田录》第一卷:“和傅说之羹,实难调于众口。”语法:众口难调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分句;形容很难满足众人。示例:由于众口难调,这个议案只得不了了之。
- 14 六脉调和
- 人身体健康,精神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