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穷理绝简介
词穷理绝的意思
解释:
同“词穷理尽”。
出处:
《五灯会元·罗汉琛禅师法嗣·清凉文益禅师》:“师窘无以对,即放包依席下求决择。近一月馀,日呈见解,说道理。藏语之曰:‘佛法不恁么。’师曰:‘某甲词穷理绝也。’”
语法:
词穷理绝作谓语、定语;指理亏。
词穷理绝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词穷理尽
词穷理绝相关词语
- 1 辞穷理尽
- 辞:文辞;穷:完,尽。无话可说,无理可辩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怀州玄泉第二世和尚》:“僧问:‘辞穷理尽时如何?’师曰:‘不入理岂同尽。”语法:辞穷理尽作谓语、定语;用于说话或作文等。
- 2 溯流穷源
- 溯:逆流而上。往河流上游寻找发源的地方。比喻寻求事物的根源。出处:明 谢肇淛《五杂俎 事部二》:“春秋之时,善论姓氏者,鲁有众仲,晋有胥臣,郑有子羽,而其它诸子无称焉。溯流穷源,若斯之难也。”语法:溯流穷源作谓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示例:故是编所录惟汉人散文,乃唐宋八家专集。俾承学治古文者,先得其津梁,然后可溯流穷源,尽诸家之精蕴耳。清·方苞《古文约选序例》
- 3 悬崖绝壁
- 同“悬崖峭壁”。出处:方纪《三峡之秋》:“爬上悬崖绝壁,听见虎豹的叫声。”语法:悬崖绝壁作宾语、定语;形容山势险峻。示例:但是把人的心灵带到一种崇高的境界的,却是那些“吸翠霞而夭矫”的松树,它们不怕山高,把根扎在悬崖绝壁的隙缝,身子扭的像盘龙柱子。李健吾《雨中登泰山》
- 4 鸿稀鳞绝
- 比喻音信极少。出处:汉 蔡邕《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语法:鸿稀鳞绝联合式;作谓语、宾语;比喻书信极少。示例: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自别颜范,鸿稀鳞绝,悲怆不胜。”
- 5 鳞鸿杳绝
- 杳:遥远。 形容音信断绝。出处:明·天然智叟《石头点·侯官县烈女歼仇》:“老父阿兄,远游渔海,鳞鸿杳绝。”
- 6 穷且益坚
- 穷:穷困;益:更加。处境越穷困,意志应当越坚定。出处:《后汉书 马援传》:“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语法:穷且益坚作谓语、宾语;用于劝诫人。示例: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 王勃《滕王阁饯别序》
- 7 其味无穷
- 味:回味;玩味;穷:尽。形容含义深刻;让人回味不尽。出处:宋 朱熹《四书集注 中庸》:“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语法:其味无穷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示例:他一个人呆呆地坐在那里,还在想着刚才老王说的话,越想越觉得其味无穷。
- 8 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 持:持论,主张;有故:有根据。指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有一定的根据和道理。出处:《荀子·非十二子》:“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
- 9 穷通得失
- 穷:不得志;通:畅达。遭遇的坎坷与顺利,利益的得与失。指人生遭遇出处:清·胡泉《<聊斋志异>续题》:“快平生,穷通得失,悲欢笑骂假荒唐。”语法:穷通得失作宾语、定语;用于人生。
- 10 穷富极贵
- 穷:极。形容非常富贵出处:晋·葛洪《抱朴子·畅玄》:“故穷富极贵,不足以诱之焉。”语法:穷富极贵作谓语、定语;多用于富人。示例:唐·李翱《韩吏部行状》:“父子皆授旌节,子与孙虽在幼童者亦为好官,穷富极贵,宠荣耀天下。”
- 11 理不胜辞
- 道理不能胜过文辞。指由于不善于推理立论,尽管文辞丰富多彩,道理并不充分。语法:理不胜辞作宾语、定语;用于说话、文章等。示例:写议论文并不一定要求强调理不胜辞
- 12 言有尽而意无穷
- 指诗文含义深刻,令人品味不尽。出处:宋 严羽《沧浪诗话 诗辨》:“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语法:言有尽而意无穷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3 违时绝俗
- 违背世俗常情,与众不同。出处:《后汉书·独行传·范冉》:“冉好违时绝俗,为激诡之行。”语法:违时绝俗作谓语、定语;指有创新精神。示例:这篇文章违时绝俗,让人耳目一新
- 14 一言穷理
- 一言:一个字。 用一个字就把事物的性状全表现出来。比喻以精炼的文字概括复杂的情状。也比喻论证精辟。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皎日嘒星,一言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