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笔请缨简介
投笔请缨的意思
解释:
玩弄文字技巧
出处:
《后汉书·班超传》
投笔请缨相关词语
- 1 笔走龙蛇
- 笔一挥动就能呈现出龙蛇舞动的神态。出处:唐 李白《草书歌行》:“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语法:笔走龙蛇主谓式;作谓语;形容书法笔势矫健多姿。示例:秀才肖王宾胸藏锦绣,笔走龙蛇。(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 2 取辖投井
- 比喻挽留客人极坚决。出处:《汉书·陈遵传》:“遵嗜酒,每大饮,宾客满堂,辄关门,取客车辖投井中。虽有急,终不得去。”语法:取辖投井作谓语、宾语;指热情待客。示例:你不要取辖投井,我还有重要事情要办
- 3 落笔成蝇
- 把屏风上的因误笔而成的污点画成苍蝇。 形容绘画技术十分高超。出处: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四:“曹不兴,吴兴人也。孙权使画屏风,误落笔点素,因就成蝇状。权疑其真,以手弹之。”
- 4 点睛之笔
- 笔:文笔。指文章传神绝妙之处。出处:《晋书·顾恺之传》:“恺之每画人成,或数年不点目睛。人问其故。答曰:‘四体妍蚩,本无阙少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睹中。’”语法:点睛之笔作宾语;用于文章或作品的一部分。
- 5 投石下井
- 见“投阱下石”。出处:鲁迅《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他日复来,仍旧先咬老实人开手,‘投石下井’,无所不为。”语法:投石下井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6 弃甲投戈
- 谓放下武器。表示投降。出处:彭芬《署督部堂与司道绅耆致全省官绅电》:“仍先广行谕告,使众周知:但能弃甲投戈,决不究其既往。”语法:弃甲投戈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战争等。
- 7 形诸笔墨
- 形:描写;诸:“之于”的合音。用笔墨把它写出来。出处:鲁迅《的“关”》:“但若形诸笔墨,昭示读者,自以为得了这作品的魂灵,却未免象后街阿狗的妈妈。”语法:形诸笔墨作谓语、定语;用于写作。示例:但若形诸笔墨,昭示读者,自以为得了这作品的魂灵,,却未免象后街阿狗的妈妈。鲁迅《〈出关〉的“关”》
- 8 妙笔生花
- 生花:长出花朵。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出处:唐 冯贽《云仙杂记》卷十:“李太白少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语法:妙笔生花作宾语、定语;指人的文笔。示例:她妙笔生花,顷刻写就一篇好文章。
- 9 笔下超生
- 超生:佛家语,指人死后灵魂投生为人。为了免使他人受难,书写时,在用意和措词方面都给予宽容或开脱。出处: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1卷:“实是不忍他含冤负屈,故此来到台前控诉,乞老爷笔下超生。”语法:笔下超生作谓语;指尽可能宽容。示例:巴金《家·附录二》:“果照此说,我实在应该谢谢你笔下超生了。”
- 10 声气相投
- 指朋友间思想一致,性情投合。出处: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9回:“自然是声气相投,定行见用于世,各着功名,可胜欣赏。”语法:声气相投主谓式;作谓语;含褒义。示例:清·唐芸洲《七剑十三侠》第23回:“故此与皇甫良声气相投,助桀为虐。”
- 11 拔辖投井
- 辖,车轴两端的键。指殷勤留客饮酒。出处:《汉书 陈遵传》:“遵耆酒,每天饮,宾客满堂,辄关门,取客车辖投井中,虽有急,终不得去。”语法:拔辖投井作谓语、宾语;指热情待客。示例:拔辖投井,于是口涌鼻溢,濡首及乱。晋·葛洪《抱朴子·洒诫》
- 12 投膏止火
- 用油去浇灭火,火反而烧得更旺。比喻举措失当,适得其反。出处:《新五代史·唐书·安重海》:“四方骚然,师旅并兴,如投膏止火,适足速之。”语法:投膏止火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13 如椽之笔
- 像椽子一般粗大的笔。比喻记录大事的手笔,也比喻笔力雄健的文词出处:唐·房玄龄《晋书·王徇传》:“徇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云:‘此当有大手笔事。’”语法:如椽之笔作主语、宾语;比喻记录大事的手笔。示例:宋邵雍《大字吟》:诗成半醉正陶然,更用如椽大笔抄。宋 杨万里 《送罗永年归永丰》诗:“所喜如椽笔,能挥却日戈。老夫留病眼,看子中文科。”明 郭贞顺 《上俞将军》诗:“欲为将军纪战绩,天家自有如椽笔。”陈毅 《题》诗:“感谢母子如椽笔,写来悬挂人民之心间。”《陈书·徐陵传》:“ 世祖、高宗 之世,国家有大手笔,皆陵草之。”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迦陵配》:“﹝李太守﹞闲步殿上,观西天像,突见墨荷,惊为 八大 再来人,问谁之大手笔。”他挥着如椽大笔,投身唤醒民众、解放民众,争取科学、民主、独立的革命大潮中;他毕其一生,不断对专制社会以及附庸其上的文化礼教的黑暗进行毫不妥协的批判。
- 14 沈诗任笔
- ①南朝梁沉约以诗着称,任昉以表、奏、书、启诸体散文擅名,时人称为“沈诗任笔”。笔,谓无韵之文。②用以泛指诗文。出处:宋·陆游《亲归书来多问近况以诗答之》:“沈诗任笔俱忘尽,酒户新来却少增。”语法:沈诗任笔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